为进一步推进中小衔接,促进英语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月23日,英语初小深度衔接教学策略探究研讨活动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学校举行。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王珏、区中学英语教研员盛肇靖、江佳玮、区小学英语教研员袁勇浩和项目校的英语教师们参加活动。活动由江佳伟主持。
●教学展示
陈辰老师在课堂教学展示中关注中小学英语知识点的衔接,引导学生从目前的爱好到对未来职业的发展取向进行思考。他在教学中表现出较强的课堂把控能力和课堂活动设计能力。
●说课环节
课堂展示之后,陈辰从课堂设计的初衷、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制定单元结构图等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说课。
●专家指导
袁勇浩从四个方面进行点评。第一,教师的思维决定教学的发展,教师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在学与用中学习英语。第二,小学英语教师注重模仿,初中英语教师注重提升学生学习能力。陈老师课堂“学习单”的使用让学生学习方式发生变化,提升了学习能力。第三,教师在课堂中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学生的发展有无限的可能性。第四,作业是课的延续,通过课堂学习和课后的巩固确保学生能力的发展,初中教师可以尝试小学的“长作业”设计,让中小衔接更有效。
盛肇靖对“英语初小深度衔接教学策略探究”做阐释。针对词汇教学,她强调要激活学生小学的认知,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对于提升学生思维方式,建议教师们可以通过课堂展示和观摩他人教学,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通过活动的设计,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对于教学辅助工具,可以利用课前“预习单”,激活“学生所学”等。
王珏表示在交流中教师们要注意倾听、学会体谅和包容。教师们要关注学生的真正需求,通过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她希望教师们从课标出发做好中小衔接项目,以课标为核心,研读课标,转化成教学行为。
江佳玮从“英语初小深度衔接教学策略探究”实施的过程中,嘉定英语教研活动中“做了什么?要做什么?期待形成的成果是什么?”等方面做阐述。他表示会把本次教研活动中交流碰撞的收获应用到下一次研讨活动中去。
通过教师的教学展示和专家的指导,项目校的教师们相互学习,提高英语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