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WC1301000-2024-02 | 发布机构: | |
生效日期: | 2024年01月19日 | 文 号: | 嘉教〔2023〕51号 |
关键词: | 主题分类: | 嘉教 |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嘉教〔2023〕51号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的通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成人学校及直属单位:
现将《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2024年工作。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
2023年12月31日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区教育局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为工作中心,以立德树人、强基固本为根本任务,以教育均衡、教育公平为发展目标,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教育事业持续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态势,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在教育保障上倾力,创收教育改革发展成果
一是教育资源推进有力。2023年竣工交付10所新建学校,完成信息化配套建设。新开办华东师范大学第五附属学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中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幼儿园等9所学校。对标“新五项标准”,开展基础数据统计排摸,分类制定年度实施方案,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强化督政取得成效。顺利通过首批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学前普及普惠发展区实地评估。圆满迎接上海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对嘉定区政府依法履行教育职责情况的实地督导,营造政府、学校、社会多方良性互动、共建共享的良好教育生态。完成1所公办初中、9所小学、7所民办学校、44所幼儿园发展性督导,赋能学校新成长。
三是托育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加快推进托幼一体园建设,超额完成实事项目目标,实际新增21所托幼一体园,占比达到75%。推进社区“宝宝屋”建设,研制区级实施方案,统筹规划设点布局,完成15个社区“宝宝屋”建设,全区托位总数达7512个,每千人常住人口拥有托位数达3.7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街镇覆盖率提前达到100%。打造“嘉育户晓”科学育儿品牌,举办1场“育儿加油站”市级活动、8场区级03科学育儿大型宣传活动。100个科学育儿指导点以“五进”活动模式,为有需求的常住人口提供至少12次线下公益服务,为22300户次家庭提供线下科学育儿指导服务,打通科学育儿“最后一公里”。
四是“双减”工作落实落细。征集课后服务优秀案例、微视频,10所学校荣获“上海市义务教育学校优秀课后服务工作方案”,13所学校荣获市级优秀课后服务案例。细化课后服务教师报酬相关发放标准,规范课后服务经费发放办法,建设并启用区课后服务综合管理系统,规范课后服务管理体系,优化课后服务管理机制。顺利完成18家高中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审批工作,开展暑期校外培训治理,强化校外培训机构监管。4所学校成为市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高质量作业建设基地校,强化“双减”校内主阵地作用。
二、在立德树人上发力,筑牢教育改革发展根基
一是“大思政课”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深化“大思政课”重点试验区建设,召开市“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区(嘉定区)启动仪式,展示“中国系列”课程建设成果,布点25所实验校。组织宣传学习“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丁梓轩同学获评全国“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开展中共一大纪念馆红色研学活动,覆盖6个学区53所学校3000余师生。持续建设“绿叶育人”思政课程资源库,“思政课堂+社会课堂”双育人格局初显成效。高水准承办第五届全国中小学生电影周,挂牌20家电影育人校外基地。开展幸福课程与幼小衔接项目融合探索,启动幸福课程第三轮项目研究,加强区幸福课程互动体验平台建设,实现区内幸福课程资源共享。
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持续细化。推进“点亮心灯”心育品牌建设,完成“1+3”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分中心建设,创新阶梯式创建评估模式,建成10家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健全四级预警网络,探索建设嘉定区学生关心关爱平台,布点7所试点校;召开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小学段展示推进会,持续开展区心育品牌活动,有效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浓厚氛围。
三是体卫科艺多元发展促特色。2023年嘉定区阳光体育大联赛共计开展19个运动项目,参赛13192人,参赛学校数和运动员数创历年之最。体育“一条龙”工作完成第一批高中学校一条龙布局及义务教育学校配套布局。65所公办中小学全部向社会开放学校体育场地,累计进校锻炼总人次超过100万人次。扎实筑牢校园传染病防控网络,多维度同向、综合发力,近视率上升趋势有效控制。严格实行学校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实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健全陪餐工作机制。开展校园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开展青少年科技类活动31项,参加995校次、124270人次,获国赛奖项119人次、市赛998人次。评出首批10所区人工智能示范校。青少年活动中心科创集散地夏令营研学活动举办5期,辐射超千人次,学生好评率达98%。开展新一轮(2023-2025年)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评审活动,30所学校获评区新一轮艺术教育特色学校。1所学校荣获全国第三批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1所学校荣获上海市“非遗在校园”示范学校,5所学校荣获上海市第二批篆刻艺术进校园试点校,9所学校荣获上海市首批“硬笔书法进校园”试点校。
四是劳动教育工作持续加速。以“幸福劳动嘉”为品牌,新增14家区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7家市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23家区级劳动教育特色校。开展区中小学“劳模进校园”活动,辐射全区14所中小学校,2000多名师生。发布“区学生劳动教育共享课程资源库暨共享课程第三季”,上线50节劳动教育优秀课程。开展“区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教师教育教学专题学习”,评选区“劳动教育优秀校外辅导员”10名,3名教师在首届“上海市劳动教育基地教师教学技能展示竞赛”中获一等奖和三等奖。“爱赏嘉定·文化寻宝”爱嘉劳动小达人活动参与学生超5000人次。组织开展“学生劳动教育宣传周”“学生劳动教育嘉年华”,形成贯通一体、开放协同、资源共享的劳动教育新格局。
五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系统推进。完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机制,成立区未成年人学校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和完善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扎实推动青少年法治学习宣传教育走深走实,持续深化全员导师制,构建良好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优化合力育人新生态。成立“嘉师有约”家庭教育工作坊,建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推出22场“嘉师有约”家庭教育大讲堂,全覆盖提供“家长慕课”课程资源。加强学校家庭教育督导评估,实现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设立2个100%,纵深推进全环境立德树人成效初显。
三、在深化改革上聚力,攻坚教育改革发展关键
一是课程教学改革稳步推进。高中深入开展区域“教-学-评-研”一体化创新实践研究,组织各学科开展“双新”推进主题教研活动共计130次。初中借助“市区联动提升嘉定新城教研专业水平的行动研究”项目,聚焦关键问题,改进课堂教学。小学围绕“品质课堂”项目研究,探索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教学设计、学习评价等结构性变革路径与策略,举办两场区小学“品质课堂”项目研讨展示活动。以“项目化学习”抓手,制定新一轮区域项目化学习实施方案,召开区项目化学习推进会,开展区种子校、种子教师申报和遴选。开展提升中小学教师数字素养培训,3所市试验校和11所区试验校共计34个班级试点开展“三个助手”应用实践。开展第七届嘉定品质教育学术节,深化区域教研工作、擦亮学校特色品牌。
二是综合改革项目深化实施。制定《关于推动嘉定区学区和集团高品质发展的十条措施》,承办上海市示范性学区和集团创建启动会,上海市学区化办学研究中心设立在嘉定。开展嘉定区第三批紧密型学区集团创建评估和嘉定区第一批市示范性学区集团创建评估。制定新一轮区域项目化学习实施方案,举办区项目化学习推进大会。开展第一轮12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市实验校绩效评估和市级现场复核活动,征集与宣传强校典型案例。开展第二轮5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三年发展规划论证。举办两场区级“智慧传递 美美与共”小学提升学习品质项目展示活动,新增10所项目龙头校。开展区首批新优质学校评审和第二轮城乡学校携手共进计划绩效评估,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三是学前教育高质量建设全面启动。研制《嘉定区关于全面建设高质量幼儿园的实施方案》,举办区学前教育优质园创建展示交流活动,指导创建园完成“一园一方案”,17所幼儿园成功创建高质量幼儿园,占比从61.2%提升到70.7%,被教育部遴选为“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成为全国24个实验区之一。完成全区民办幼儿园规范办学评估工作,指导2家民办三级幼儿园终止办学。落实公办幼儿园与民办三级幼儿园“一对一”牵手结对机制,大力提升民办幼儿园质量。
四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2个上海市市域产教联合体、5个上海市职业教育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均全市领先。试点培育10个上海市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5个职教集团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推进开放大学建设汽车产业学院,打造汽车专业群和课程。启动职教集团高水平校企合作基地、“嘉昆太”名师培育工作室阶段性总结工作。大众工业学校获评为上海市优质中职培育学校,2个专业获评市级优质专业建设,建成1个上海市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室。上海市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获7金5银4铜3优胜奖。在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暨47届世赛全国选拔比赛中,7名师生斩获1铜3优胜。
五是终身教育品牌持续加强。“我嘉·邻里中心”服务能级不断提升,“学哉嘉定”数字课堂品牌项目做强,举办嘉定区第十九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嘉定新城老年大学正式开班,开设课程32门。开放大学嘉定分校新生招收完成率为188%。3所成人学校获评第三批上海市街镇社区(老年)学校优质校。“老年数字教育进社区”行动402个村居委全覆盖。孵化4个智慧学习品牌项目、2个智慧学习场景、2个文化传承和科学创新“社区学习坊”。江桥镇华庄村等3个村获评“上海学习型乡村”,工业区娄塘村等3村被命名为“上海学习型乡村试点村”。
四、在强师建设上着力,构筑全素养成长生态
一是教育人才蓄水池启动实施。出台《嘉定区公办中小学(幼儿园)教育人才蓄水池储备教师招聘与管理实施细则》,明确薪资报酬比照同类事业编制人员,享有同等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培养培训等政策待遇。建立储备教师晋升、退出机制,2023学年共招聘储备教师226人,核定储备教师经费2298万元。
二是教师队伍加大增量。2023学年推出教师招聘岗位1224个,共招录1010人,招录比达82%,其中引进教育领军人才1名,教育名师18名,海内外一流高校优秀毕业生255名。完成154位教师高级申报评审、523位教师中级申报评议工作,参评人数创历年新高。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行动,召开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大会。启动师德师风主题教育,选树区“教书育人模范”和“十佳青年教师”典型。
三是教师培训扎实有效。组织19131人次参加市级共享课程在线培训活动,超2万人次参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寒暑假研修,500名见习教师开启一年期规范化培训,8门师训课程入选上海市教师培训共享课程。启动“领航”计划,获评“四有好教师”1人、特级教师5人、正高级教师7人。圆满完成2022学年嘉定区学科带头人、优秀骨干教师、学科新星考核及终期考核工作,确定终期考核优秀等第229人。圆满完成第三期区级教师培训课程建设高研班。研究制定教育教师队伍品质提升计划,推动教师专业新发展。遴选5名支教干部教师开展“组团式”帮扶工作。落实革命老区对口合作任务,与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教育局签署对口合作协议,选派11名支教教师赴楚雄、德钦、久治开展支教工作。
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局2023年工作总结》的通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