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居民群众就医需求,听取社会各界建议意见,努力构建一个优质、安全、便捷和高效的医疗服务体系。日前,区卫生健康系统“民生·卫生健康社会各界沟通会”在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红石路站点如期举行。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工业区人大代表、政协代表、行风政风监督员、家庭医生、签约居民和社区代表们,与区卫生健康工作党委书记郑艳辉、副书记朱灵,工业管委会副主任王方文、区卫健委职能科室负责人,以及区中心医院、南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就社会热点和本人关心的卫生健康工作的有关问题,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期间,代表们还集中体验了健康小屋的智慧医疗服务。
沟通会上,卫生健康系统分别就市政府实事项目“智慧小屋”建设情况和家庭医生服务签约、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MMC)试点、区心电中心建设启用、全区几家医院的筹建等方面情况作了介绍,并围绕推动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开展调研。参会的社会各界代表纷纷结合各自就医体验、工作实际,谈体会,抒感想,直击全区卫生健康发展优缺点。
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印沁沁针对近期“2019国家医保谈判准入药品名单尘埃落定,药价降幅将再次刷新”的社会热点话题,就百姓将得到哪些实实在在的实惠、怎样让百姓获悉这个利好消息进行了后期宣传的沟通和了解。
工业区人大代表潘伟平谈到自己的父母在长期的就医过程中受惠于家庭医生签约制度的“红利”,常规的心电图、检验检查都在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报告都出自于区中心医院对应科室,看病就医基本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进医院”。但同时,潘伟平代表也提出担心,随着医疗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如何加强对中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能力是摆在眼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等等2小时,看病3分钟!”会上社区代表陆永华激动地在会上将近日在区级医院的就诊经历“一吐为快”。在充分了解陆老伯的难处后,郑艳辉书记当场建议陆老伯以后普通的感冒直接到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样的检查检验报告,一样的药品,既省了挂号费还便捷。当陆老伯得知现在在家门口的社区卫生中心做的验血拍片等检查的报告都是由中心医院医生出具后,当场表示以后看病首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必舍近求远了。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座谈会让卫生健康管理者真真切切听到了社会各界的声音,这些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将助力持续改善民生、服务百姓健康、传承文明之风,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健康上海和健康嘉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