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文件
区卫计委关于印发《2015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索 引 号: WE7202000-2015-015 主题分类: 区政府委办局
发布机构: 发文日期: 2015-05-07
名 称: 区卫计委关于印发《2015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工作要点》的通知
文 号: 嘉卫计基卫(2015)3号 公开类型: 主动公开
公开属性: 全部公开 公开期限: 长期公开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为贯彻落实市、区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年内基层卫生工作主要目标与任务,全面推进我区社区卫生改革与发展,现将《2015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上海市嘉定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2015年5月7
 
 
  
2015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工作要点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嘉定区基层卫生工作将继续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做实家庭医生制度,落实新农合市级统筹,进一步夯实基层卫生。本年度重点工作如下:
一、突出重点,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
1.制定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配套文件。贯彻落实上海市《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及8个配套文件,制定相应的文件和措施。遴选3-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及时评估总结,确保实施成效。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台功能转变,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落实社区卫生服务基本项目。
2.进一步做实家庭医生制度
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优先满足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居民的签约需求。探索居民与“1+1+1医疗机构组合(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1家区级医院、1家市级医院)签约。
加强家庭医生对签约居民的健康管理。以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家庭医生应定期对签约居民进行健康评估,对签约居民进行分类管理,提供针对性服务。
建立家庭医生制度下的有序诊疗秩序。赋予家庭医生一定的卫生资源,通过签约居民优先就诊、畅通双向转诊、慢性病患者“长处方”、确保转诊后延续治疗性用药、医保和价格优惠等政策,引导签约居民优先利用家庭医生诊疗服务,逐步实现定点就诊、社区首诊。
加大医保对家庭医生制度的支撑力度。探索建立以签约服务为基础的医保费用管理评估机制,加强家庭医生管理签约居民医保费用的责任。
开展家庭医生工作室标准化建设。在2014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于2015年全面开展家庭医生工作室标准化建设,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1-4家标准化工作室建设,全区至少完成30家。
3.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评价。以公益性为目标,以提升服务质量与健康绩效为重点,在2014年社区卫生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完善和修订形成2015版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加强信息化手段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加强评价结果在各类资源投入分配中的应用。以此来推动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二、整合资源,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4. 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在市、区卫生综合管理平台上,试点建立市、区、社区联动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自动生成、动态采集、客观提供全面、及时、准确的信息数据,为社区卫生服务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撑。
5. 加快家庭医生信息化平台建设进度。在黄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的基础上,扩大家庭医生工作平台试点范围,进一步研发预约转诊功能、外包功能和预算管理及绩效考核功能。同时做好与市级“1+1+1签约转诊平台的对接,以一个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签约为起点,以信息化为主线,实现整个签约、就诊、转诊的流程。
三、规范服务,提升社区卫生内涵建设
6.继续做好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每年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导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015年开始,将计划生育特别扶助对象纳入免费健康体检范围。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老年人健康体检常态化管理试点,减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突击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利用率。
7.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通过信息化平台,进一步完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加强管理,辖区内常住人口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合格率达标,个人基本信息完整,档案有动态维护及更新。
8.做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回头看”工作。根据市卫计委要求,对已创建为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单位进行“回头看”跟踪回访,巩固创建成效。
四、夯实基础,加强农村卫生工作
9.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加强社区乡村医生的综合技能培训,提高社区乡村医生的服务能力。协助区卫计委人事科做好2015年乡村医生定向生的招生工作,年内计划招收30名定向生,进一步充实社区卫生人才队伍。
10.做好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室规划设置。促进镇村一体化全面管理,在镇村卫生机构“六统一”管理的基础上,各街镇制定规划或计划,逐步推动符合条件的村卫生室转为社区卫生服务站。
五、惠及民生,提高新农合保障与管理水平
11.实行新农合市级统筹工作。落实新农合市级统筹与大病商保工作。在市级补偿标准的基础上,做好本区过渡性保障的补偿和支付。做好大病商保对接工作。改造新农合实时结报系统,方便群众就医。加强新农合经管人员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12.强化新农合内部监管。加强新农合基金的审核与拨付管理;定期开展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督查,完善长效监管机制,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13.实施新农合惠民政策。优化新农合高血压病患者免费服药品种,惠及参合农民。

政策留言板

政策留言板只接受对本页(该条)政策的咨询和评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到: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