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出台的《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将着力健全老年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老年健康服务体系“三大基石”。嘉定志在打造适老化居家养老环境,其理念与《规划》不谋而合。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嘉定现有常住人口183.43万人,60岁及以上为32.74万人,占17.9%,其中户籍老年人口23.51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34.9%。针对老龄化程度逐年加剧的现状,嘉定加快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和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目前南翔镇丰翔社区等2家社区正在创建老年友好型社区,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3家医疗机构正在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
为了让“慢速度”的老人跟上互联网的“快时代”,最近,在东社区我嘉邻里中心的社区课堂上,南翔镇成人学校教师通过“一对一”“手把手”的教学模式,推出“智能手机生活应用”实操课程,受到社区老人的欢迎,每期课程都座无虚席。
智能手机课堂
“现在出门都得用到智能手机,但是我们年纪大了,不会用,出门很不方便。”丰翔社区居民高兰芳告诉记者,通过社区课堂上的学习,现在基本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微信了,“以前手机只用来打电话,现在可以通过微信和儿子视频聊天了!”
除此之外,南翔镇依托东社区邻里中心“市级智慧健康驿站”的建设,还打造了新型的智慧健康服务窗口,“老年人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了解自身和家人的就医信息、健康状况,实现家庭医生签约、综合医院专家预约及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与干预服务。” 南翔镇丰翔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李毅介绍。
南翔镇我嘉邻里中心
据悉,丰翔社区的15分钟生活圈内,还设有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老年活动室、卫生服务站、心理服务站、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律服务站等。“结合全国示范性友好社区创建要求,我们将继续增加和完善友好设施,并从各方面做好老年群体的服务工作,让老年人居住更安全、更舒心、更有品质。”李毅表示。
如果说老年友好型社区的打造提升了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水平,那友善医疗机构的创建则更深入、更细致、更专业地优化了老年人的就医环境。
为了方便辖区内老年人就医,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居民签订“1+1+1”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老年居民的签约率达到了98%以上。“部分长期卧病在床的老人无法自由行动,又需要频繁上医院,很不方便。家庭医生签约后,一个电话,就可以让医生上门服务。”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陈建新介绍。
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病房
接下来,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将优化服务流程。“现在有两个方案在考虑中:一是建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二是建立阶梯式排队制度。”陈建新告诉记者,来社区医院就医的居民中,约85%是老年人,因此绿色通道很难明显加快老年人的看病速度,因此更倾向于阶梯式排队制度,“比如说,70至75岁是一个阶梯,排队就诊时,我可以给你提前5个号码,75至80岁在5个号的基础上再提前2个号,以此类推。我们将结合实际再细化方案。”
据悉,今年嘉定将完成创建全国示范性城乡老年友好型社区2个、老年友善医疗机构31个。
文字:席凌燕,编辑:卢泽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