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心刚:保肾手术是与时间赛跑

日期:2018年1月2日 08:30:00 文字 【 】【增加行距】【缩小行距】【加粗】【高亮】【还原 浏览:

7分钟,这是崔心刚完成的从切除肿瘤到结束缝合的最快速度。崔心刚是区科技领军人才,也是第二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在这家以治疗肝胆疾病见长的医院里,他的手术刀“快、准、狠”,多场手术被奉为“教科书级别”的经典。不少患者慕名而来,为的就是在切除肿瘤的同时保住患病肾脏。在崔心刚的带领下,其所在医院保肾手术的比例高达60%至70%,远高于业内平均水平。

大多数人认为,患上恶性肿瘤就应该斩草除根,哪怕肿瘤很小,也应该切除整个器官。“理论上人是可以仅靠一个肾生存,但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肾脏保留的多少将对他们病情的康复和未来的生活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就像飞机要配有4台发动机来保证飞行全程的安全,因此实施保肾手术十分必要。”崔心刚说。

保肾手术是患者的福音,但术中术后出血、漏尿的风险较肾脏切除手术明显增高,这对医生的技术和医院的设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目前,国际上的部分肾癌治疗指南推荐,对于7厘米以下的肾脏肿瘤,在技术和医疗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实施保肾手术。而就是这样难度极大的手术,却成为了崔心刚团队的家常便饭,其中,切除过的最大肿瘤直径超过10厘米。

据了解,如果缺血时间超过30分钟,鲜活的肾脏就可能成为废品。如何与时间赛跑,成为保肾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对此,崔心刚在手术流程中做了一系列创新与探索。“对于病情复杂的患者,术前会3D打印出肾脏的内部结构。”崔心刚向记者展示了部分3D打印案例。记者看到,这些病患肾脏有的肿瘤深埋在内部,有的被血管环绕,有的体积十分巨大,几乎占满了整个肾脏。崔心刚介绍,这种方式不仅能让主刀医生对患者的肿瘤位置和手术难度有个预判,而且加强了手术的精准度,减小了对患者的创伤。

在手术过程中,崔心刚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在国内同行中率先使用“预留线缝合法”。这种方式就是预先在肿瘤边缘1厘米处缝合一根倒刺线不收紧,放置一旁备用,然后用剪刀在预留缝线和瘤体之间分离肿瘤,并配合使用吸引器边吸边切。“预留线缝合法”能有效控制出血点,降低手术难度,并显著减少肾脏的缺血时间,最大程度地减小了手术对肾脏功能的损伤。“用这种方式进行手术,从切除到缝合的速度至少提升了30%。”崔心刚说。

年主刀手术600余台,年主刀肾脏肿瘤手术150台……尽管手术几乎占据了崔心刚的全部时间,但他仍然能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当中。截至目前,崔心刚已发表SCI文章30篇,核心期刊论文2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引导项目、上海教委重点创新项目、全军保健专项课题、上海科协“晨光计划”等7项课题。

来源:《嘉定报》 记者 王安琪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