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内容

给顾客打瘦身针致肌无力!“95后”女子获刑

日期:2022-02-25信息来源:上海嘉定 作者: 浏览:

近日

嘉定区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

非法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医疗美容产品)案件

并当庭宣判

一起来看看

案情回顾

小蝶是个时尚漂亮的“95后”姑娘。2018年2月,她看到别人发布的医疗美容产品广告后,按捺不住内心的冲动,立马下单网购了2支肉毒素。使用后惊艳于此款肉毒素的神奇效果,小蝶开始向身边朋友推荐,朋友用后也称赞不已,这让小蝶看到了商机。

于是,小蝶租下某处房屋作为工作室。在没有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她从他人处购入“Bellast”“Nabota”等医疗美容产品,并自学注射技术,随后向他人销售、注射上述医疗美容产品。小蝶的生意做得热火朝天。

微信图片_20220224204014.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小蝶没有相关许可证和医学背景,其客户刘某在小蝶处注射瘦身针后出现身体不适,随即被医院诊断为肌无力。刘某上门找小蝶索赔,但协商无果,最后刘某选择报警。

上海市公安局嘉定分局接警后,以小蝶涉嫌非法经营罪立案,并在其工作室将其抓获。 经认定及统计,小蝶向他人已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价值人民币5.2万余元,药品价值4.1万余元。在其工作室内查获的第三类医疗器械价值4.4万余元,药品价值3.7万余元。小蝶到案后如实供述了非法经营的主要事实。

经法院审理,嘉定区人民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判处被告人小蝶有期徒刑1年,缓刑1年,罚金人民币6万元;被告人小蝶违法所得予以追缴;在案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予以没收。

微信图片_20220224204021.gif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法官说法

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是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秩序的重要内容。药品与医疗器械是医疗行业的“骨血”,也是非法经营的“重灾区”。医美机构要严格限制在企业经营范围内,取得产品经营资质和医生职业资质,并做好使用、销售相关产品及器械的资质备案和提供医美服务人员的从业资格,务必保证产品、器械以及从业人员的合法性,杜绝非法经营风险。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建议消费者在选择医美服务时

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对医美服务的认识

一、什么是医疗美容?

医疗美容是指使用特定药物、手术等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学方式对人的容颜及体态部位进行修复与完善。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八十八条规定:医疗美容是指使用药物以及手术、物理和其他损伤性或侵入性手段进行的美容。

《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的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微信图片_20220224204027.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二、选择医疗美容机构、购买医疗美容产品、接受医疗美容时,应当注意什么?

1、确认医美机构的相应资质

医疗美容业务只能在正式的美容医疗机构或开设美容科室的医疗机构开展,若接受服务的地点在个人工作室、宾馆、酒店或其他非医疗机构场所,请务必当心!

接受美容前要多方位了解机构资质,可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http://www.gsxt.gov.cn/index.html)、全国组织机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数据服务中心网站(https://www.cods.org.cn)等平台查阅机构登记信息,也可以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https://wenshu.court.gov.cn)查阅该美容机构是否涉诉,做好风险评估。

2、确认医师资质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负责实施医疗美容项目的主诊医师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执业医师资格,经执业医师注册机关注册;

(二)具有从事相关临床学科工作经历。其中,负责实施美容外科项目的从业人员应具有6年以上从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负责实施美容牙科项目的从业人员应具有5年以上从事美容牙科或口腔科专业临床工作经历;负责实施美容中医科和美容皮肤科项目的从业人员应分别具有3年以上从事中医专业和皮肤病专业临床工作经历;

(三)经过医疗美容专业培训或进修并合格,或已从事医疗美容临床工作1年以上;

(四)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条件。

医师执业注册信息可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上进行查询(http://zgcx.nhc.gov.cn:9090/doctor)。

3、确认美容项目及消费金额

根据《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第二条规定,医疗美容科为一级诊疗科目,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和美容中医科为二级诊疗科目。医疗美容项目不能超出卫生行政部门核定的上述诊疗科目范围,没有资质或超越资质开展美容项目属于违法行为。

在接受医疗美容服务前,应要求机构将具体实施的项目及实施项目的适应症、禁忌症、医疗风险、医用材料及注意事项等如实告知,并要求机构出具相关书面证明。对接受的医疗美容服务项目的价格进行事前了解,每次消费进行签字确认,及时索取和保存好消费票据。

微信图片_20220224204031.pn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发生医疗美容纠纷怎么办?

1、第一时间固定证据

发生纠纷,第一时间固定证据,包括但不限于诊断证明、缴费流水等,并要求美容机构封存全部病历资料。

2、及时投诉举报问题

对于美容类的医疗纠纷,不建议选择私下交易了结。可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投诉,有必要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时,可争取医疗事故鉴定。如果美容机构擅自扩大营业范围实施医疗美容项目,一旦出现纠纷,卫生行政部门没有受理依据时,可向当地工商行政部门反映,再由工商行政部门联合卫生行政部门共同处理。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涉嫌犯罪的,可报警处理。

尾图.jpg

来源:上海嘉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