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所指,就是行动所向。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新翔幼儿园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体党员积极响应上海市委组织部号召,主动通过“先锋上海”小程序向属地社区报到,就地支援,立身为旗,坚守一线。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行动诠释初心与使命。
张颖园长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自上个月19日属地街道开展核酸筛查时,张园长就立刻报名参加了社区的志愿者工作,态度认真热情,工作效率也十分高,无论是帮助高龄居民获取检测二维码并截图保存,还是维持检测队伍的秩序,她都能负责并高效地完成。在看到大家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她还动员了儿子小蔡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中,她说:“小伙子体力好,可以多帮大家一点。多一个人多一份力,我们也能早日战胜疫情!”母子齐上阵,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岗位,他们忙碌的身影是最美的风景线。

王燕萍老师 
王老师带头奋战于“疫”线,她的志愿者服务工作充实且认真。因为属地小区业主少,很多都是物业和楼主辛苦承担着,为了让他们能减负一些,她四处询问自己能否为大家做点什么?在领到任务的时刻,她始终发扬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做好每一件志愿者服务工作,争取自己多做些,为他人多承担一些,将爱心与抗疫的能量进行传递。在核酸筛查过程中,她担任人数把关、收取粉色号码券和维护等候队伍秩序工作。“请大家提前准备好核酸二维码,请保持两米距离。”这是她倒背如流的话,她一次次的总结有效经验,尽自己微小的努力和社区团队一起让整个核酸筛查一次比一次迅速高效。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王老师每天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志愿服务工作。

朱萍洁老师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她迎难而上,主动请缨要求加入抗疫队伍,更在第一时间带领学校员工响应号召,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扩大志愿者队伍力量。
每当夜已深,风渐寒,当人们躺在暖暖的被窝里酣然入睡的时候,她却始终坚守着核酸采样志愿者岗位,随时待命,及时到岗,沉稳维持着内场秩序,确保小区每一次核酸采样有序、安全。
连续的志愿者工作身虽疲惫,但心如磐石,始终在举手投足之间传递着正能量。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齐心作战,春暖花开指日可待!

陈菊老师
“8点到岗,通知组员,集结队伍。”3月14日清晨,是陈老师第一次出征接到来电。接到命令后,她带领10名组员火速行动,奔赴支援社区。她作为领队,和居委沟通商议后,分配组员任务,嘱咐队员们做到点位上的明确,点位上的细致。面对天气原因的突发状况,为做核酸检测搭建的遮雨棚多次被大风吹倒,她和队友们甘当遮雨篷的支架;雨天支援鞋子浸泡在雨水中,脚被冻得发麻,她依旧坚持守护,不忘志愿者的重要职责,为顺利开展核酸保驾护航。“每个人都在为抗疫奉献力量,再辛苦也是值得!”陈老师时刻鼓励着队员们,保持冲锋的劲头!

张明珠老师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疫情无情人有情。面对突如其来严峻的防控形势,新翔幼儿园全体教职员工都积极投身于抗疫志愿活动之中,尤其是党员教师都活跃在抗疫志愿服务的最前沿,张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做最好的自己”是张老师的座右铭,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她虽然患有严重的肩周炎和腰椎盘疾病,却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的党员;她虽然是志愿队伍中最年长的一个,但她也是参加志愿服务次数最多的一个。无论是在江桥金耀南路绿二小区的健康云登记员,还是南翔好世凤翔苑、阳光苑的领队、盖章员、秩序维护员,还是自己社区的物资配送员、守楼员,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诠释了一名党员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沈璐珺老师
在这场“抗疫”战线中,沈老师是众多教师志愿者中的一员。一声号令,她冲锋在前,作为学校第一批志愿者奔赴抗疫一线,投身于大白小蓝的行动中,以守护这座城为己任。四千多人次的核酸筛查,从白天到黑夜,没有一刻停歇。顾不上腰酸背疼、口干舌燥,在来来回回在人群中维持核酸检测秩序,保障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其实,每一次的志愿者工作,都会面临新的挑战!与沈老师同一批的志愿者年长居多,现场没有人会使用喵喵机的情况下,她认真研究这一“新式武器”,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第一张二维码缓缓吐出,她的心中松了口气,赶紧为一旁排队的老人们登记、打印。耳畔听到爷爷奶奶们说:“今天这个快的!”“谢谢你啊,妹妹!”这一句句话语便是冷风中的一股暖流!在担任志愿者的过程中,她经历了过山车式的气温变化,不论晴天下雨,累了,就再坚持一会儿;冷了,咬咬牙继续干……一次次的志愿服务让她成长的同时,也感受到了许许多多温暖人心的力量。值此暖春,她将继续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诠释教育人的大爱与责任。

潘未未老师
阳光下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隔窗远望,小区里的粉色樱花开得特别烂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草地上的一片安静,而这一片静,与之相呼应的是志愿者的“动”。自从小区被管控以来,潘老师作为小区志愿服务的一名普通党员一同加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她活跃在志愿群里,积极“抢”着报名各项工作任务。核酸检测现场,她是楼栋的指挥员,在楼前做好引导工作,挨家挨户按门铃通知居民下楼,登记住户核酸人数并告诉大家一些生活细节,提醒大家足不出户,把好楼道门关,保证人员不随意进出。一句句“谢谢”“辛苦啦”内化成她十足的动力,用她之所能尽微小之力,守卫着家园。她坚信只要心怀暖阳,何惧疫情不灭。

钱依群老师
“小钱,注射用的胰岛素的药没有了,能帮着配一下吗?”钱老师接到小区邻里13号304的王老伯紧急来电。“王伯伯,除了胰岛素,还需要什么药,你一一写在纸上,我马上想办法帮你解决。”钱老师立即联系居委工作人员,经商议之后,她迅速外出给王老伯配药。由于医院人多,在挂号、就诊、付费、配药过程中,她足足花了两个多小时。当王老伯拿到药之后露出安心的笑容和声声感谢,她坚信服务居民,也幸福自己,这是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张慧老师
从属地小区3月13日封控开始,张老师开始了身份的转变,她摇身一变,成为小区里的楼道志愿者,协助楼组长处理疫情防控期间的各类事务,做好居民和居委会的沟通桥梁。她所在楼道有22层楼,共63户,每家每户上门排摸人员、通知核酸检测并确定核酸人数、发放抗原试剂、一起搬运并发放政府大礼包和抗疫中药。在一次次的搬运中,从凌晨到天黑,汗水与闷热交织着,张老师始终听从居委安排,毫无怨言;在一次次的接触中,她深切感受到和社区居民越来越熟悉,也越来越配合,工作效率快速提升。“张老师,谢谢你”,“志愿者,你们辛苦了。”听到这些暖心的话语,一切都值得。

蒋诗逸老师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疫情防控正是展现年轻党员的担当和使命。蒋老师作为95后青年党员,她不畏艰难,冲锋在前。面对老年人等弱势群体,他们不会使用抗原体自测。在他们束手无策、摸不着头脑之时,她先安抚老人情绪,主动上前用简单易懂的本地方言细心指导,手把手一步一步教老人正确使用抗原体自测的步骤。“奶奶你看懂了吗?没看懂我再说一遍。”蒋老师每次都要确保老年人学会看懂,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叮嘱。“谢谢你啊小妹妹”,每当听到这些可爱的感谢语,她相信通过所有人的共同努力,能够疫散花开,万物安然。

“疫情当前,党员先行”,新翔幼儿园党员们勇挑重担、冲锋在前。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