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嘉定区天恩幼儿园有这样一位年轻老师。
她连续奋战在防疫一线,毕力同心、“青”力“青”为,脸颊上深深印着的面罩和口罩勒痕,是爱漂亮的她在这段时间里的最美“妆容”。
她又默默无闻坚守幕后,争分夺秒、仔细盘查,用庞大的数据构建坚固的疫情防控堡垒,她在自己的“战场”发光发热,展示着天恩青年团员的责任与担当。
勇“疫”前行 上一线历练
一个人可以照亮一条路,一群人可以温暖一座城,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作为一名团员教师志愿者,朱佳雯老师不落下每一场核酸检测志愿者工作,协助村居做好居民的核酸检测的人流疏导、核酸码查验和登记等工作。
支援,闻令而动
3月17日,她接到了学校的通知,需要志愿者支援江桥,她义不容辞,参与一线活动。那是一个大雨瓢泼的日子,她从一个什么都不会新手“小白”,成为了一个熟练使用pda,控制局面流量的“老将”。
带队,不负重托
3月18日,她成为了天恩小队参加区防疫工作的领队、联络人,既要提前沟通好工作事宜,又带头冲一线,还要负责把队员们安全带回。作为领队,她24小时待命保持手机通讯通畅、随传随到,在接到支援街道核酸检测任务后,她第一时间通知队员到指定地点集合,维持现场秩序、帮助居民完成检测登记,以身作则为队员们树立良好榜样。“天未亮已起身、天已黑才归队”,但她无怨无悔,她深知“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
危难,挺身坚守
在小区防疫最艰难的时期,每天都有阳性病例出现,她没有望而却步,听从育苑居委会的安排,参与到这场防疫“攻坚战”中:为老年人申请并打印核酸码、用幼儿园老师独有的方式提醒居民核酸采样时确保两米间隔、挨家挨户分发抗疫物资等。即使顶着30度的高温持续工作,衣衫虽已湿透,脚步确依旧坚定。
微光汇聚 与病毒“竞速"
新冠疫情发生后,“流调”,这个专业词汇频频出现在寻常人的视野。流调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简单来说,就是还原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排查密接和次密接者,及时做好管控。
上海发生疫情后,她加入嘉定教育人组成的流调工作组,火速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报到后,她迅速转换角色,熟悉流调程序,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询问技巧,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溯源排查,从密接人员话里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切断传播。
争分夺秒,还原真相
防疫流调员的工作更像是一场“幕后的战斗”,抽丝剥茧,奋力与时间赛跑。一张纸、一支笔、一部手机、一台笔记本电脑,她充分发扬“数据统计员”、“数据分析员”、“数据情报员”的作用。在流调过程中她不断积累技巧和经验,用耐心的语气和与人沟通交流,获得关键核心信息。一些病人得知自己成为疑似病例或密接人员后情绪激动甚至失控,不配合流调人员了解情况;面对这样的情况她耐心劝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沟通做工作,想尽一切办法争取第一时间得到完整的信息,为下一步的疫情防控工作争取宝贵的时间。
在她的家中,这样的声音总是此起彼伏:
“您好,我是嘉定疾控中心的流调人员,请问你是……”
“喂,您好,您附近是否有人确诊……?
“您是否有症状……”
电话是她最常用的“武器”,她和同事们工作的主要内容就是打电话,做记录。流调工作开始后她才知道,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远远没有自己想象的简单。她和工作组的同志每天需要从几百份确诊病例的流调报告中认真梳理人物关系、地域分布和时空关联等重要环节,从总体上准确把握本轮疫情的发展态势,为下一阶段的具体流调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工作基础。每一份流调数据的背后,都是她熬红的眼睛和发烫的手机。
精准预判,提前评估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疫情形势较为严峻的阶段,各种协查信息不分昼夜地发来,她需要第一时间开展工作,及时核实、排查各级单位及大数据推送的密接、次密接者和高风险人群等信息,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具报告。对于各类人群,她提前做好了“功课”。14岁以下儿童、孕产妇、患有基础性疾病、半自理及无自理能力等不适宜单独居住者,她都会提前进行评估,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帮助申请和监护人一起申请居住隔离。
“共享热线”,耐心安抚
同时,她的电话号码也成为了“共享热线”。无论何时何地,都会传来群众焦急的情绪:
“你是疾控中心的对吧,我是xxx(某确诊病例)的朋友。我这里食物快没有了,你能不能管一下。”
“哎,你好,我是xxx(某确确诊病例)的房东,他被接走了,你们快点过来消杀一下,我都不敢去上厕所。”
“你好,我刚刚被流调了,我想去南京的方舱,你把我送去南京吧,这对你们这么大一个疾控中心来说是一件小事吧。”
……
在电话的这头,她虽然疲惫,但是总是用温柔的语气一遍一遍的安抚患者与求问者焦躁的情绪,同时对他们反馈的情况及时进行上报,积极的跟进后续的流程。甚至与患者们互相添加的微信好友,以朋友的角度,随时沟通,随时解决问题。
在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上,她既是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逆行战士”,也是默默奉献、甘于平凡的“幕后英雄”。正是有了像她这样的青年团员,才让这场战“疫”变得更有温度,让抗击疫情变得更有底气、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