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4日下午,由嘉定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许敏杰领衔的区重点攻关课题《“大思政”理念下提升学科育德能力的研究与实践》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举行开题论证会。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许瑞芳,《上海教育科研》主编、上海市新优质学校研究所所长汤林春,华东师范大学卓越教育研究所所长、上海市学科德育科研实训基地主持人周敬山莅临现场指导,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联席会议办公室秘书长邹竑和上海市教科院德育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宗爱东在线参会。会议由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丁馨主持。
课题负责人许敏杰作开题汇报,他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核心概念、方案设计、预期成果六个方面介绍了课题研究的价值定位、研究思路和实践路径。在研究内容中,他围绕五大核心研究内容:提升学科育德能力的理论框架研究、学科育德能力分析与诊断工具的开发研究、提升学科育德能力的策略研究、聚焦“大思政”理念下学科育德能力的评估研究和区域提升学科育德能力的方略研究,对研究重点作了梳理,研究内容作了分解,研究成果作了预设,呈现了清晰的研究线路框架图。
随后,四位专家进行了精准且高位的专家指导。周敬山认为恰逢11月《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发布,开展推进区域学科育德能力提升的研究,意义更为突出,值得期待;开题报告撰写规范,学术文献梳理、关键问题、重大方向把握很好。同时他也提出建议:一是明晰核心概念,注重表述方式;对学科育德能力提出普适性、科学性的要求或标准;研究成果建议以《指南》的形式发布,推动区域实践。宗爱东认为开题报告扎实,研究体系规范,有强烈问题导向和现实关怀。他建议:“大思政”是一个系统概念,可从学段、格局、空间和评价四个维度思考;要从固化已有经验、聚焦关键领域、优化重点领域和形成新亮点四个方面提高育人质量。汤林春认为课题的政策背景和现实背景梳理得很好,把握了研究趋势,确立了研究立场。同时,他在框架设计、新突破点、政策支撑、实证效果、回应现实等多方面提出宝贵建议和方向性指引。许瑞芳认为选题有价值,研究设计布局合理,框架清晰,目标明确。她建议进一步澄清核心概念的内涵;研究内容中进一步让“大思政”理念落地;研究框架中,指标研制前置,研究顺序微调。
邹竑高度肯定了课题的价值,认为开题报告比较扎实规范,有问题导向和现实意义。她建议课题组要站在党的二十大对教育新定位的角度,把小课堂和大课堂结合起来,在教研机制、老师专业发展动力机制和资源建设机制上多探索,形成嘉定教育“大思政”生态。
最后,课题组成员与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专家们答疑解惑,帮助课题组更好地把握研究重心,明晰研究路径,物化研究成果。
开题明方向,聚力行致远!通过本次开题论证会的研磨,使课题组成员对课题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推动课题研究扎实有效推进。课题组将发挥重点攻关课题引领推动作用,贯彻“大思政”理念,聚焦学科育德能力提升,在区域开展试点,进而整体推进,形成区域“大思政”生态圈,提高育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