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开发和深挖红色校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11月23日下午,嘉定区苏民学校举行了主题为“弘扬苏民志向,培育时代新人”的红色课程展示暨南翔学区主题党日推进活动。嘉定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许敏杰、南翔镇副镇长何韧华、区教育局德育科、区教育学院及南翔学区、共建单位代表出席本次活动。
许敏杰指出,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血脉。苏民学校以红色校史文化为源,以红色课程为落脚点,把校史资源与红色课程深度融合,把基层党建与学校业务深度融合,把教育全过程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创新红色文化育人机制,形成红色文化育人体系,不断夯实人才培养根基,增强育人实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了积极探索。
何韧华对苏民学校在校史资源和红色课程建设方面的成果表示肯定。他提出,许苏民先生作为南翔教育界的风云人物,其伟大卓越的教育救国理想、奋不顾身的教育实践,影响和鼓舞了他的追随者,启迪了一代代南翔教育的接棒人,也因此成就了红色苏民。他希望通过对学区红色教育资源、校史文化的共同研究,探索红色课程落地的多种路径,构建区域红色教育一体化格局,使红色课程成为南翔教育的红色底色和闪亮名片。
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丁馨为本次活动点评。活动中,苏民学校作《一场心灵与精神成长的相遇》的主旨报告,报告从校史资源与学校课程的自然邂逅、红色课程与师生心灵的反复碰撞、红色文化与学校精神的同频共振三个方面对“苏民志向”红色课程的整体实施进展及校史探究中的明悟向现场来宾进行深入阐述。如何利用好红色校史资源,真正地把“苏民志向”牢牢扎根在师生的心中?活动现场的主题班会《最可爱的人》以抗美援朝战争中最惨烈的上甘岭战役为引,将学生们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又踔厉奋发的年代。在苏民的百年征程中,同样也有加入这场战役的革命先辈。通过钱乃希、浦海林、金开礼等苏民先辈的事迹分享,让学生们在红色故事中弘扬先人精神,感悟前人意志,体会苏民人的信念导向和爱国精神。微论坛《用活红色资源 传承苏民志向》则是苏民红色课程的又一次场景化的全面展示。四位青年党员、教师以“如何让校史资源与红色课程深度融合”“ 如何让红色文化的传播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线脉络?”等为题展开讨论,通过各年级红色课程的介绍,集中展示苏民借力红色课程落地,用活红色资源,发挥育人优势的风采。
未来,嘉定区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建设的意见》为引领,聚焦课程建设、队伍建设、课堂教学、资源拓展等关键要素,全面实施课程引领力、教师协同力、教学研究力、资源支撑力等四个专项行动,上好“大思政课”,讲好红色故事,形成“三全育人”大思政工作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