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随春醒,美好皆可期。3月23日下午,“智慧传递 美美与共”嘉定区小学“品质课堂”项目研讨展示活动(第二场)在马陆小学举行。嘉定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娟,嘉定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许晓芳,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章敏,普陀区中山北路第一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徐梅芳等出席活动。
李娟回顾了嘉定区13所小学“品质课堂”研究行动项目龙头校在过去三年推进“品质课堂”研究行动中的思考、实践和收获。各项目校以“学习品质”为指向,厘清了“想学、会学、乐学”的校本化指征和观察点,聚焦课堂转型的关键问题,寻找解决的路径和方法,开展初步的循证实践。她用“坚守、坚持、坚定”三个关键词为学校深入开展品质课堂研究指明方向。希望各校能坚守育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能坚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找到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最佳策略;坚定机制推动发展的理念,为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助力课堂教学的持续优化。
马陆小学、实验小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小学、紫荆小学、嘉定区第一中学附属小学共7所学校通过TED演讲、课堂教学展示、现场教研等形式,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和研究基础,围绕“教学模式创新、学习任务驱动、 学习支持引领、学习评价促进”四个领域,展示了他们在探索指向学习品质提升的课堂教学新样态的实践与收获,为下一阶段课堂深度变革蓄积动能。
许晓芳对现场教研活动进行点评,她认为,本次现场教研活动“时间短、容量大、品质高”,为各校的教研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如何通过深度教研,提升课堂品质?许院长提出,各校在校本教研中要关注教研的高度、广度和深度:关注从学科知识到学科思维的转变,关注学科教研到跨学科、跨年级教研的实践研究,关注数字化转型与教研活动的融合,不断突破自我,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章敏在课堂教学展示之后指出,嘉定区小学在指向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学习品质提升的品质课堂研究中,找到了核心素养落地的方法和路径。在本次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类比、迁移、转化等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激情、认知冲突,让数学思维看得见。相信通过各项目校的课堂实践研究,嘉定的课堂教学一定可以走向更高的品质。
聚焦“双新”,落实“双减”,如何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让素养在课堂生成,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关键问题。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品质课堂研究行动,积极探索基于小学生“想学、会学、乐学”学习品质提升的课堂常态化教学和实验教学,不断深化嘉定区品质教育的内涵。
区教育局基教科、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区各小学教学分管副校长、课程负责人参与展示活动。来自浦东新区观澜教育联盟、普陀区中山北路第一小学的老师们也前来观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