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教化嘉定800余年来“崇文重教”精神文脉,以嘉定区成为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重点实验区为契机,以馆校合作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区内22所百年老校的历史人文资源,探索校内外育人共同体创新机制,2023年5月8日,嘉定区教育局、嘉定区教育学院与上海通志馆开展“讲好嘉定百年老校故事”的馆校合作研讨活动。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上海滩》杂志主编姜复生,上海通志馆馆长吴一峻;嘉定区教育局德育科科长梁晓峰,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丁馨出席活动。
姜复生认为,馆校联手“讲好嘉定百年老校故事”是一件很有价值的合作。教化嘉定,崇文重教,名不虚传。清代史学家、文学家、教育家,乾嘉学派代表人物钱大昕,被誉为“中国十八世纪最为渊博和专精的学术大师”,其治学范围广博精深,在史学、经学、校勘学及金石学等学术领域均有建树和创见。嘉定21所百年老校,文脉相承,历史悠久,文化意蕴深厚,亟待深度挖掘。上海通志馆资源丰富,将竭尽所能为百年老校提供更加详实的历史资源、专家资源和良好的展示展览环境,为嘉定新城教育在传承和创新中“嘉”速起势的良好育人氛围提供有力支撑。
吴一峻介绍通志馆的历史背景、组织架构、地情文献查阅、地情展示教育、未来展望等。
梁晓峰表示,校史是有传承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校史是有灵魂的,是一方重要的育人课堂;校史是有活力的,是一所百年老校再青春的时代出发;他建议,三方合作时间可以更充裕、合作形式更丰富多元、操作上更加借势借力,集合多方资源合力推进此次活动“育人荣校”的价值使命。
丁馨对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和上海通志馆领导的支持表示欢迎和感谢。她表示,在“十三五”期间嘉定区就开展了馆校合作方面的有益、有效尝试,形成“馆”“场”“物”三类课程体系,此次嘉定区和上海通志馆牵手合作,是在区域顶层设计下加强学校与社会协作育人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嘉定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推动“大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之一。校史是学校的文脉传承,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相伴而生,既凝聚着丰富的时代内涵,又具有鲜明的特质,是学校重要的育人源泉,希望此次活动能助力学校更好地以史育人,在“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中实现“合作、共赢、共享”。
上海通志馆展示活动部主任杨婧介绍馆校合作方案,《上海滩》杂志编辑部主任吕鲜林作杂志专栏介绍。与会人员就合作方案和校史特色进行交流。
教育学院课程部、德研室,教育新闻中心,震川中学等22所百年老校负责人参加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