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在嘉定区教育局、教育学院、安亭镇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同济大学嘉定基础教育集团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同济大学艺术中心、安亭镇人民政府携手,在同济大学嘉定校区开展“济艺之美 同创未来——深化大中小幼美育一体化艺术教育研讨会”,这是继2021年5月同济大学提出建设大中小学美育一体化试验区之后,开展的阶段性总结,以及进一步深化高校引领下的大中小幼美育贯通培养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探索。
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张艳丽、嘉定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嘉栋、安亭镇副镇长顾文波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同济大学艺术中心负责人和部分专家,嘉定区教育学院艺术教育的中小幼基础教育集团校、安亭学区的校园长及教师代表出席本次研讨会。
张艳丽致欢迎辞,并重点介绍了学院在办学育人、深化美育教育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及重大成果,表达了愿与中小幼携手推进美育一体化试验区建设的意愿,进一步贡献学院的智慧与力量。李嘉栋对于同济大学及嘉定基础教育集团、安亭学区在践行大中小幼美育一体化工作上取得的成绩表示赞赏和感谢,对于进一步深化该工作也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并表示教育局将一如既往继续支持大中小幼美育一体化深化探索与实践。
同济大学嘉定基础教育集团党总支书记邵学文就集团大中小幼美育一体化建设情况作汇报发言,介绍集团自成立以来在全面落实新版艺术课程标准、深化大中小幼美育一体化试验区建设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与阶段性成果,并发出“共商共建共享艺术教育平台与资源,构建‘学区有联动、校校有特色、师生有发展’的良好生态”的倡议。
与会专家与各校艺术骨干教师举行了关于大中小幼美育一体化的研讨交流会。会上,安亭高中、方泰小学、春申小学、同济附幼、同济附小、同济附中等学校进行交流发言,围绕美育一体化师资培养、艺术社团建设的重难点与路径,以及充分发挥学校特色,共建共享共育等问题,与专家、同行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研讨。
国家一级作曲,著名长笛演奏家,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张小平教授从大中小美育一体化课程标准与体系标准化构建与推广的角度,以管乐团的建设为例提出了指导意见。著名美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于澎教授从共享师资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如何充分利用大学优秀师资辐射中小幼,共建学生艺术团的构想。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王伊达老师从共享资源的角度向与会老师介绍了艺术与传媒学院星期音乐会等优质艺术精品课程,提出了大学课程、精品艺术作品进中小学、进社区的设想,获得了各校教师的一致认可与赞同。嘉定音乐家协会主席、著名作曲家易凤林老师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区校联动,发挥师承示范作用,打造高素质艺术教师队伍。同时也勉励在场全体艺术教师,美育一体化工作是真正有益于学生、有益于教育的事业,需要耐心地沟通与充分地实践。
嘉定区教育学院艺术教研员王华作研讨会总结发言。她指出,本次大中小幼美育一体化艺术教育研讨会,打造了美育共同体,形成了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开放包容的工作机制。为下一阶段打造高素质艺术教师队伍、探索学段贯通的美育课程模式和评价改革做了有力探索,也为进一步推动高校引领下的大中小学美育贯通培养体系持续性高质量发展理清了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