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为了更好地聚焦百年老校高质量发展,嘉定教育开展百年老校焕彩项目,探寻百年老校未来发展生长点,厚植学校内涵建设,激发百年老校自我突破,擦亮教化嘉定品牌。12月28日,由上海通志馆、嘉定区教育局主办,嘉定区教育学院承办,嘉定区档案局(档案馆、地方志办公室)协办的“文教之根——嘉定教育历史文化展开幕式暨馆校合作活动颁奖仪式”在上海通志馆正式开幕。
市地方志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王玉梅,副主任姜复生,嘉定区副区长汤东英,市教卫工作党委宣传处处长耿绍宁,市地方志办公室区县工作处处长黄文雷,上海通志馆馆长吴一峻,嘉定区档案局局(馆)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周万春,嘉定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田晓余,嘉定区教育局局长管文洁,嘉定区教育学院院长许晓芳等领导出席活动。
王玉梅在仪式上发表讲话,指出地方志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瑰宝,连接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当下与未来,“存史、育人、资政”是中国地方志事业的发展使命。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志馆历来将开发利用方志资源、普及上海地情文化作为一项重要职能,积极推动“方志文化进校园”。今年,根据习近平总书记“要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的指示要求,上海通志馆和嘉定教育携手开展了一系列思路新颖、内容丰富、形式多元的活动,取得了积极成效和广泛影响。她表示,此次开幕的“文教之根——嘉定教育历史文化展”,是馆校合作成果的集中呈现,是各方智慧和辛劳的凝聚。展览通过对“教化嘉定”八百年历史文脉的梳理和百年老校当代传承创新的展示,积极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和上海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关于“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的要求,以“嘉定样本”展现上海教育的深厚底蕴和光明未来。馆校合作活动为青少年学生补充了精神养分,为培育爱国爱乡的时代新人贡献了史志力量;为地方志工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找到了新抓手,推动构建了方志机构与教育部门合作进行地方史志文化普及教育的长效机制。
汤东英对市地方志办公室、上海通志馆和市教委给予此次活动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近年来,嘉定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传承弘扬嘉定“崇文重教”历史文化,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优化资源布局,提升内涵品质,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品质教育。嘉定始终坚守育人为本价值导向,营造和而不同的教育生态,因地制宜、因校施策,充分释放学校办学活力,办好每一所百姓家门口的学校。在积极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更加注重打造本土百年学校,以文化人、以文铸魂,让历史文化成为百年老校焕新发展的最大内驱力,打造具有全市影响力、办学特色鲜明的百年品牌学校。她认为,开展馆校合作是嘉定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嘉定教育要借此机会挖掘好、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百年老校的历史文化,记录留存嘉定教育的昨天、今天,奋力谱写和开创嘉定教育的灿烂明天。她希望嘉定教育人以此次合作为起点,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和教育家精神,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嘉定建设教育强区、助力现代化新型城市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汤东英、姜复生、耿绍宁共同为“文教之根——嘉定教育历史文化展”启动序幕。
为传承与弘扬嘉定建县 800 余年来“崇文重教”的特色传统,上海通志馆和嘉定区教育局携手开展了嘉定区中小学“传承嘉定文脉 我讲校史故事”系列活动。嘉定区21所百年老校的校长、教师、学生积极通过视频、绘画、写作等方式记录讲述着学校发展历史上的人、事、物,涌现出一批优秀校史故事作品。其中由嘉定一中创作的“陈奉璋一二九”等27项作品荣获一等奖,由震川中学创作的“震川恩泽”等29项作品荣获二等奖,由启良中学创作的“启良百年校史略记”等 23项作品荣获三等奖。
耿绍宁和黄文雷为“传承嘉定文脉 我讲校史故事”视频类作品获奖学校代表颁奖。吴一峻和周万春为“传承嘉定文脉 我讲校史故事”绘画类作品获奖学校代表颁奖。田晓余和管文洁为 “传承嘉定文脉 我讲校史故事”写作类作品获奖学校代表颁奖。
开幕式上,许晓芳就本次展览主要内容和特色作《续百年华章 谱未来新篇》的介绍。彰显嘉定百年老校五育并举成果的“嘉学百老绘”微视频发布。百年老校校长代表、年轻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共同敲响寓意传承和发展的校钟,悠扬清亮的钟声在展馆里缓缓响起,回味着历史的厚重,也寓意着未来打造有质量、有温度、充满创新活力的嘉定品质教育再添新声。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领导和嘉宾移步展厅,依次参观了“教化嘉定、百年木铎、精神赓续、云动未来”四个版块,展览图文并茂、视听互动的形式打破了以往传统历史文化展的刻板印象,嘉定教育的百年发展脉络和重要事件、珍贵老物件所蕴含的历史风貌和文化气息、校徽校歌所寄托的精神内涵和情感寄托、校训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都让人眼前一亮。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将21所百年老校融合生成一幅长卷的气势恢宏的互动《千里书山图》更是成了大家驻足的网红打卡地。现场还为学生创作的由人工智能合成的《我心中的学校》、百年老校校名章、草编竹刻等艺术创意表达提供了全新的展示平台,让学生深刻体验文化自信的同时也赋予百年老校更丰富的形象和内涵。
据悉,本次展览为期五个月,于2023年12月28日至2024年5月7日展出,旨在为上海教育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百年老校的可视化样本,为打造更多家长认可、学生向往的“家门口的学校”赋能助力。同时,也为地方史志文化资源的进一步转化与推广提供良好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