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助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进一步培育壮大教育系统基层理论宣讲生力军、主力军,为嘉定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人心、汇聚力量,3月12日下午,嘉定区教育系统理论宣讲团成立仪式暨2024年区教育系统“百姓名嘴”选拔赛在嘉定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举行。区委宣传部副部长石中军,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田晓余,区百姓宣讲团团长、原区委党校副教授周全绍出席活动。区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各中小学专职副书记和理论教育工作分管领导、区教育系统理论宣讲团成员等参加活动。
石中军在讲话中指出,近年来,嘉定区积极建强宣讲队伍、深度织密宣讲网络,不断拓展宣讲平台、建好宣讲工作阵地,把握最新潮流趋势、擦亮宣讲特色品牌,实现了理论宣讲的立体化呈现、精准化传播,深化打造通俗理论脱口秀节目《大道凌云》等,让理论宣讲与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双向奔赴、共情共融。他强调,青少年强,则国家强。学校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阵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尤为重要。对于教育系统理论宣讲工作,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注重研究阐释、创新表达,让宣讲内容“活”起来;二是注重整合资源、拓展阵地,让宣讲效果“实”起来;三是注重优化机制、建强队伍,让宣讲品牌“亮”起来。
田晓余为活动致辞,并为理论宣讲团授旗、为首届宣讲团成员代表颁发聘书。他指出,要以成立理论宣讲团为契机,让教育系统理论宣讲工作“燃起来”,重点在三方面发力:一是以变“大”更变“强”为导向,加强队伍建设。统筹整合教育系统内外部资源,建立党员干部、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才、青年党员等为主体的,多层次、广覆盖、专兼结合的理论宣讲队伍。二是以走“新”更走“心”为目标,创新宣讲形式。要精准把握时代脉搏,精准把握师生、群众需求,坚持时代化要求、大众化传播、通俗化表达,确保宣讲既有理论高度又有实践深度还有情感温度。三是以见“实”更见“效”为关键,构建工作体系。建立更加完备的工作流程和活动机制、激励机制,推动理论宣讲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开展,促进宣讲员提高宣讲艺术。
嘉定区教育系统理论宣讲团招募首批成员共26位,其中中共党员25人,涵盖各个学区、各个学段。他们将深入基层、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运用师生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和思想教育活动,形成“以学促讲、以讲带学”的生动局面。全国红领巾巡讲团成员、区少先队教研员汤杰作为宣讲团代表作交流发言。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条板凳写春秋。方泰小学的原党支部书记、近70年党龄老党员林楚材老师被人亲切地称呼为“板凳爷爷”。活动现场,他带来了26张亲手制作的小板凳。他表示,希望把这些板凳捐赠给学校,让孩子们能坐在这些小板凳上聆听宣讲故事,更深刻地感受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退休后的二十多年里,他一直坚持做一件事:将上万块废弃木材做成上千张小板凳,送给有需要的人。苏民学校党总支书记陈娟接受捐赠,板凳将陈放在苏民学校红色文化阵地许苏民纪念馆保存使用。
活动现场,2024年区教育系统“百姓名嘴”选拔赛火热开启。选手们立足身边人身边事,用“小切口”展现“大主题”,以“小故事”讲述“大道理”,通过极富感染力的语言和声情并茂的表现,围绕经济、历史、文化、教育、科技等主题进行生动的演绎。经过近1个小时的精彩角逐,活动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以及最佳人气选手,并进行了现场颁奖。后续,区教育工作党委将根据比赛结果及综合情况择优推荐数名选手参加区级复赛选拔。
自选拔赛启动以来,教育系统各基层单位积极组织、踊跃参与,涌现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宣讲素养优秀的基层“理论名嘴”。海选中,共收到教师宣讲作品93份,学生作品60份,经过层层选拔,来自各学区的11位选手脱颖而出,入选区教育系统“百姓名嘴”现场选拔环节。
比赛现场,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嘉定外国语学校和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中学的两位小小红色讲解员代表作宣讲展示,用童言童语讲述自己心中的理论故事。周全绍对此次“百家名嘴”选拔赛进行了现场点评。他肯定比赛选手选题鲜明、形式丰富、表达生动,并积极建议理论宣讲工作要定位准确、主题明确、观点正确。
近年来,嘉定教育紧扣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主题主线,系统推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举措:党员干部层面,着力抓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党性教育;教师层面,着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强化政治引领、价值引导;学生层面,以推进“大思政课”重点实验区建设为牵引,校内持续深化学科育人实践,校外不断丰富拓展实践教育基地资源,着力构建校内外育人共同体。在推进基层理论宣讲上不遗余力,局、校两级党组织书记带头宣讲、全员参与,党政领导、科学家、老同志、劳动模范等各行业人才成为思政课兼职教师队伍重要生力军,区红领巾宣讲团等一批思政社团常年活跃在校园一线,有力地助推了新思想在教育领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