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3日,“幸福有嘉方·携手育未来”第六届“嘉温昆太”家校合作交流会暨嘉定区家校社协同育人展示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中学举行。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顾红亮,嘉定区副区长王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祝郁,上海市教委德育处二级调研员江伟鸣,嘉定区教育局局长管文洁,温州市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朱景高,昆山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副局长黄萍,太仓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副局长李鹏,嘉定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许敏杰,嘉定区南翔镇副镇长季琪昕等领导出席活动。
活动现场,顾红亮、王超共同启动嘉定区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成立仪式。首批来自10个成员单位的特色协同育人项目也正式发布,共同打造协同育人新生态。王超为大会致辞,他强调,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核心,嘉定区将把握此次“嘉温昆太”家校合作交流会的良好机遇,以“教联体”工作为依托,深化四地资源共享、模式创新,共绘长三角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祝郁、江伟鸣、管文洁为“邻‘嘉’学院”揭牌,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与社区联动,打造“15分钟家庭教育服务圈”,让科学育儿理念深入千家万户。嘉定、温州、昆山、太仓四地代表共同启动第六届“嘉温昆太”家校合作交流会。许敏杰作嘉定区家庭教育工作汇报。他指出,嘉定区聚焦教育强区建设目标,以“教联体”建设为抓手,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全力打造“嘉师有约”家庭教育品牌,构建“1+46+X”全域网络(1个指导中心+46所示范校+多社区基地),织密多元覆盖、全域链接、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指导服务网络,用爱用心用情打造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的家庭教育新格局,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构建良性发展最优生态圈。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中学、温州市未来小学、昆山市陆家中心小学、太仓市第一中学分别进行主旨发言,分享协同育人的创新实践成果。以创新实践突破教育界限,更以多元开放的姿态为学生成长赋能,诠释了协同育人核心价值。嘉定区实验小学、温州市未来小学、昆山市千灯镇炎武小学、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在活动现场启动四地“幸福共成长 携手育未来”交流展示活动。活动鼓励家庭、学校、社区共同创作教育故事,通过演讲、戏剧等形式展现亲子沟通、家风传承等主题,推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携手共育,深化协同育人实效。嘉定区教育学院、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昆山市教师发展中心、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一起发布四地“家校社协同育人数字资源共享清单”第一季共100门课程,首次实现教育资源跨区域共享。清单汇聚四地优质教育资源,覆盖全学段、全场景,精准回应家校社协同育人需求,家长可通过各地相应平台一键获取,实现“课程共建、经验共享、难题共解”。
上海市教科院普通教育研究所、上海市教科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长三角家校合作研究与指导联盟秘书长郁琴芳主持论坛,与社区、家长、教师代表达成共识:“家长需从‘被动参与’转向‘主动担当’,家校社协同需机制、资源、文化三力并举”。下午的分会场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中学、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小学、上海市嘉定区古猗幼儿园举行,通过社团展示、微课、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展现了不同学段在协同育人方面的特色成果与创新实践。
本次活动通过政策联动、资源共享、实践创新,为长三角家校社协同育人搭建坚实平台,促进区域教育深度融合。未来,四地将持续深化合作,以数字化赋能、机制化保障、文化浸润,共筑“学生终身成长”的教育生态链。
嘉定区教联体相关单位分管领导,温州、昆山、太仓教育代表,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成员,嘉定区教育局、教育学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大众工业学校校园长代表,家长委员会代表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