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嘉定区“大思政课”重点试验区建设阶段成果展示活动暨嘉一附小建校10周年系列展示活动在嘉定区第一中学附属小学举行。本次活动以“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 打造全场景育人阵地”为核心,既是对“大思政课”建设阶段性成果的回顾,也是嘉一附小十年深耕思政育人、践行“科技与人文双翼齐飞”办学定位的成果汇报,更旨在汇聚多方力量,共探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的新路径、新方向。嘉定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许敏杰,嘉定镇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冯晴,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部副部长俞慧文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活动。
许敏杰在讲话中肯定了嘉一附小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是嘉定“大思政课”改革的缩影,并希望各校在“深、融、广”上下功夫,着力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深化思政课程与案例教学,着力推进思政课程可感可行,用活本土资源课程,着力推进思政课程资源供给,加强馆校合作与教联体建设。俞慧文在点评中高度肯定嘉一附小“全场景、多维度”的思政探索,认为其“将科学家精神、地方文脉融入育人,实现了思政教育的具象化、生活化”。为进一步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凝聚多方育人合力,活动现场举行了 “嘉一附小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授牌仪式。冯晴为嘉定博物馆、桃园社区等共建单位代表,中国电子科技第 32 研究所、沃尔沃汽车集团等理事会单位代表,以及家长代表、学校代表授牌。
活动恰逢嘉一附小建校10周年,“吉祥物发布仪式”成为温馨亮点。区教育学院副院长丁馨、区“大思政课”综合教研组副组长沈国全、孙丽霞等与学生代表共同启动发布吉祥物,让附小十周年的喜悦与思政育人的温度相得益彰。嘉一附小党支部书记、校长闵磊作《构建大思政育人体系 打造全场景育人阵地》主旨报告,系统梳理学校十年思政育人路径。报告围绕课程筑基、场景赋能、实践提质三大维度展开,并展望了“凝聚家校合力、改进学习方式、聚焦师资提升”的未来方向,为学校思政建设绘就清晰蓝图。
在“以科学家精神为抓手 打造学校思政育人特色路径”论坛环节,区融媒体中心新闻编辑部主任崔美兰、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空天部副部长李唐、嘉一附小教师代表们展开深度对话。李唐博士分享了“博士课堂”中科研院所资源与学校思政的融合经验,教师代表则介绍了跨学科活动中科学家精神的渗透方法。论坛紧扣“家校社协同”核心,明确了“科学家精神”作为思政育人重要抓手的实践路径。
嘉一附小道德与法治教师吴晓思执教《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我们的中国梦 第一课时《我有一个梦想》。课堂以“知识情景化、体验式活动”为核心,引导嘉童们畅谈梦想、锚定方向,让理想信念的种子在潜移默化中扎根童心,展现了学校筑牢思政课堂“主阵地”的扎实实践。小提案,大责任。由嘉一附小师生自编自演的情景剧《小提案撬动大责任》,以真实故事为蓝本,再现了学校与桃园社区合作的“红领巾议事厅”成果,将“思政小课堂”与“社区大治理”紧密结合,展现了思政教育从“课堂”到“社会”的延伸,赢得现场阵阵掌声。嘉一附小舞蹈队带来精彩表演《幻梦向未来》。嘉童们将“科技探索”与“家国理想”融入肢体语言,生动展现出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向往及对未来的憧憬。
外场展示环节“我们班的科学家——综合实践活动展示”成为全场焦点。各班以中外著名科学家命名,通过“初体验—勤探索—显特色—成体系”四阶段实践,将“爱国、创新、求实、奉献”的科学家精神融入互动体验,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强国复兴的自豪。
本次活动既是嘉一附小十年思政育人的成果检阅,也是嘉定区“大思政课”建设的阶段总结。站在新起点,嘉定区将继续以“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为使命,深耕“大思政”沃土,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持续发力,让思政教育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鲜明底色”。
区教育局、区教育学院相关科室及部门同志,区“大思政课”综合教研组成员,嘉一附小理事会单位、共建单位代表,全区中小学德育干部,中科嘉一教育集团团干部以及家长代表们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思政育人的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