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要善用之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及《上海市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促进规定》,总结嘉定区作为首批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重点试验区的经验成果,探索“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实践共联”的协同育人新模式,10月16日下午,主题为“融合校内外资源 共育时代新人”的嘉定区“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研讨展示活动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中学举行。上海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创新发展中心兼职研究员邹竑,上海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处处长郭长江,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于漪教育教学思想研究部(师德与大思政课研究部)副部长俞慧文,嘉定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许敏杰,嘉定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许晓芳,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丁馨出席活动。
许敏杰在致辞中指出,推动“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关键路径,更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战略举措。他强调,嘉定区聚焦“资源共享”“课程共建”“实践共联”三大核心,聚资源、聚课程、聚机制,三路并进,致力于构建一个机制更健全、资源更丰富、形式更多样、成效更显著的校内外育人共同体,为新时代青少年成长成才提供坚实支撑。
许晓芳在区域报告中全面介绍了“嘉定范式”的探索实践。嘉定区以“四大思维”为引领,通过顶层设计、课程改革、师资建设与协同机制的系统推进,着力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新生态。在顶层设计上,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统筹、教育牵头、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并出台系列制度文件,为“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深度融合提供坚实保障。课程实施方面,纵向贯通学段,构建“启蒙-认知-思辨-践行”四阶递进体系;横向打破学科壁垒,深化“思政+”融合教学,实现全学科育德。师资建设上,成立区级综合教研组,实施“校内外双导师”计划,培育“思政教师+学科教师+行业专家”协同联动的育人队伍。协同机制上,深化校地、家校社联动,将区域红色、科创、文博等优质资源转化为生动的实践教学载体,推动思政教育从校园走向生活,初步形成了机制健全、资源丰富、形式多样的区域协同育人新格局。
邹竑在点评中高度评价了嘉定区“大思政课”建设的系统性与创新性。她强调,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必须坚持一体化推进、结构性变革、内涵式发展。要以教材为本体,精准锚定各学科与思政主题的“连接点”,推动知、信、行有机统一。要系统整合改革开放成果、前沿科技、优秀文化等优质资源,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课程实施路径。要深化双师教研、跨学科融合与实景教学,强化教师在协同育人中的关键作用,真正实现从“课堂小天地”走向“社会大舞台”,让思政教育润物无声、启智润心,最终落脚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全面落实。
活动设置了两节微课展示环节,生动呈现了“校内外育人共同体”的实践样态。上师大附属嘉定中学徐婉迪与“南翔生命元谷”何克喆共同执教,通过介绍园区在精准医学领域的创新孵化机制与TILS细胞疗法等核心技术成果,引导学生理解科技创新的社会价值与“健康中国”战略的深远意义。嘉定区第二中学徐瑛老师则将二十四式太极拳教学与中医“治未病”理念、AI体测技术相结合,在传统体育实践中融入健康管理和科技元素,培育学生的文化自信与科学素养。两节课均有效整合校外优质资源,实现了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活动现场举行了嘉定区“课程思政”优秀课例与论文展示交流优秀成果颁奖仪式,由区教育局德育科科长梁晓峰、南翔镇教委常务副主任陈娟为获奖教师代表颁发证书。
上海师范大学嘉定基础教育集团家校社协同育人首届“教联体”于活动现场正式成立。郭长江与许敏杰共同发布“教联体”工作机制,并为首批成员单位授牌。此举标志着该集团在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联合教研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起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完整闭环,为区域“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实践支撑。
主题沙龙由俞慧文主持。上海师范大学思政教师教育教研室副教授刘建良,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课程教研员姚军,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东昌中学南校副校长唐月丽,嘉定区“大思政”综合教研组副组长沈国全,上海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许晓芳思政基地学员、嘉定区中光高级中学副校长艾冬娥以及南翔生命元谷副总经理何克喆围绕“校外资源如何有效融入课堂中”这一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大家一致认为,有效融合的关键在于实现“小课堂”与“社会实践大课堂”的双向奔赴,以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和核心素养发展为最终目标。有效的融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有机的“融合”,必须找准“切入点”、建好“衔接点”、抓牢“落脚点”,让校外资源真正成为思政教育的“活教材”。未来需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生态,借助信息技术打造虚拟实践空间,推动教学模式向真实情境学习转型。
此次研讨展示活动不仅是一次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未来路径的谋划。嘉定区将以建设“教育强区”为目标,把握重点试验区机遇,持续深化课程一体化、优化资源供给、强化师资培育,着力构建“四个一体化”格局,努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小学思政教育“嘉定样本”,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嘉定智慧与力量。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中小学校外实践教育项目组成员,市“双名”工程高峰计划、攻关计划基地、实训基地主持人和学区“大思政课”综合教研组成员,嘉定区教育局相关科室,嘉定区教育学院相关部门,嘉定、宝山区名师工作室、“种子计划”工作室主持人和学员一同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