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强调落实核心素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创新导向,引导教师进一步转变育人观念,推动育人方式的改革。结合学校学生创新发展不足的现实,将立德树人目标有机融入初中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过程中。
三门不同学科老师同上一节课会是什么场面?9月30日下午,交大附中附属嘉定德富中学人文综合教研组开展主题为《课堂对话 2.0: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设计与解决》的学科融合教学研讨活动。区教育学院院长许晓芳、地理学科教研员朱勇兵、道法学科教研员汪金凤出席本次活动;全校教师通过现场和钉钉直播的方式观课并参与教学研讨活动;综合人文教研组组长韩银环担任活动主持人。
●展示课:凸显综合课程融合性
活动伊始,教研组展示了由地理杨杰老师、历史唐逸飞老师、道法杨云云老师及八(6)班学生带来的融合展示课——《传承不息 创新不止》。融合课从真实情境入手,突破学科界限,围绕“烤验”——考验——智慧——创新层层融合,发掘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和思政一体化的有效落实。
●教研活动:聚焦真实情境的问题设计
唐逸飞分享自己上课的思路和反思,观课的其他学科教师代表从学科融合和课堂对话的角度分别进行观课发言。教研组长韩银环作主题为“课堂对话 2.0: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解决设计和实施”研修汇报。她从新课标和学生发展需要的角度介绍教研主题确立的背景;阐释本次人文学科节通过开展八项学生活动和优化课堂对话来促进课堂教学两方面,助力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她在对比去年研修“课堂对话那些事儿”的课堂对话提问优化策略的基础上,形成今年的课堂对话2.0:基于真实情境的问题设计与解决的课堂对话优化策略;在总结和反思的基础上,发现教师在课堂对话中的困境,提出未来研修努力和改进方向。
●专家点评:关注课堂对话,促学生深度思维发展
许晓芳肯定本次教研展示的成效,并围绕“课堂对话”做了专家讲座。在讲座中,她结合本节融合展示课中师生表现,客观且生动的点评成为本次教研展示活动的点睛之笔;她还从专业的角度分享课堂对话的五大理念、反馈评价、关键要素三个方面,提出优化课堂对话的四大策略,倡导给予学科思维的“高立意、高互动、高思维”的课堂对话,促进学生深度思维发展,实现立德树人。许院长的分享为学校教研组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很好的努力方向。
“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是总书记对广大教师提出的殷切期望。在校长王冰的区重点课题《创联式教学的深化研究:基于课堂对话改进的视角》的引领下,学校人文综合组将本着继承传统,立足创新的原则,探索跨学科融合课发挥立德树人目标的路径,继续深入优化日常教学中课堂对话,促进学生深度思维发展,提升课堂教学品质,打造学生喜爱的人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