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1日下午,同济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区级重点课题《基于创造性问题解决的项目化学习研究与实践》中期论证会在学校A楼会议厅顺利召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学术委员会主任潘国青,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祖浩出席论证会。上海市嘉定区教育学院科研员周艳主持会议。同济附小校长王建芳、课题组及教师发展中心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课题负责人黄诗韵老师对课题开展情况进行综述,围绕解决“如何通过设计实施以创造性问题解决为特征的项目化学习,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问题,课题组形成了包括校本创造力素养模型与指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学校“智创”项目内容架构、以创造性问题解决为特征的项目化学习的行动模式、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以及活动、学科与跨学科三类典型的项目化学习案例,从而为核心素养视角下的课程整合、教学方式变革、为创造性问题解决为导向的真实性学习如何建构与实施提供新思路。为了更好的推进课题深入研究,黄老师提出了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①如何设计学习经历;②如何建立评价量规;③如何打造创意师资。
与会专家及领导充分肯定了黄老师带领的课题组团队扎实的材料积累。潘国青老师认为课题的研究非常扎实,稳步发展,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呈现出可视化的图表一目了然。建议形成全年级年级劳动创意项目序列,如设计盒子、购物架等,强调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开展创意设计。尤其是设计的小葱自由、团购小助理项目与生活、自然结合,关注到了学生的现实生活需求。
王祖浩教授认为课题与当前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科技兴国、科技强国高度吻合;与2022年课程标准提出学科育人、跨学科实践、项目化学习等高度吻合,内容立足整个小学,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不同途径,广泛的内容进行研究。王教授建议通过大量的实践梳理、制定量规,全面考量教师评价、家长评价、学生的感悟体会;建议将项目更为聚焦地呈现出来,将关键词(创造性、问题解决、项目化)整合,建立校本化的内容体系结构,体现研究点。如一到五年级按照知识序列完成创造性问题解决,将挑战性问题与创造性思维联系起来。
科研促教学,交流助提升。课题中期论证会的顺利召开为老师们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专家殷切的指导为课题组明晰了课题实施的操作方法。我们将继续以课题研究为抓手,汲取经验、反思不足,不断提升课题研究的科学性,以研促研、以研促教,开出教学科研的并蒂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