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秋色宜人,封浜小学开展“评价撬动 提升学生学习品质”为主题的嘉定区“品质课堂”暨小学三年级英语区级研讨活动。参加本次活动的专家是全国小学英语教研基地主持人、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英语特级教师朱浦,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特聘教育评估专家张蔷博士,嘉定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凌雪花、科员梁珊,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英语教研员袁勇浩老师、颜黎华老师,金鹤小学副校长李玉兰、嘉定区小学英语学科带头人唐晓千。本次活动的还有线上参与的嘉定区品质课堂项目龙头校项目负责人和相关教师、各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师代表和小学英语学科基地的成员。
本次活动分为四个议程:微论坛、课堂展示、专家点评和领导讲话。
●微论坛
以《评价撬动 提升学生学习品质》为主题的微论坛由封浜小学校长顾敏敏、姚雪春、黄彩萍、韩敬娟和金颖老师为大家呈现。
2020年,区教育局印发《嘉定区小学“学习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提出以“目标带动、区校联动、项目推动、 评价撬动”为原则,聚焦小学生学习投入(想学)、学习过程(会学)、学习体验(乐学)、学习成效四个方面, 深化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打造有质量、有温度、充满创新活力的品质教育。封浜小学作为区“品质课堂”项目龙头校之一,在前期学校姚雪春区级课题《以触点评价促进小学英语中高年级语篇教学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以《指向小学生英语学习品质提升的触点评价模式研究》项目研究。依托项目的推进,优化单元整体设计,教师更精于分析、反馈评价,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以3AM3U2 Shopping这一单元为例,学生的单元学习语用任务是在购物的语境中,熟练运用本单元核心词句,以购物为主题进行简单的对话,包括礼貌用语的使用、询问价格等内容,做到按需购物、合理消费,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在单元课例中,教师围绕触点评价单的三单,落实新课标中教学评一体化,开展实践与应用。根据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有关课程实施的评价指出: 要加强听、说、读、看、写的全方位评价,包括能预习,会探索,乐评价,能模仿,会运用,再创新等要素进行评价。
●课堂展示
封浜小学青年教师陈许佳和蒋梦婷分别执教3AM3U2 Shopping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时A shopping plan和第二课时Shopping at the fruit shop。陈老师创设了Kitty和Ben为爷爷奶奶的到来和妈妈一起讨论购买水果的语境,运用相关语言,完成购物前的征询与讨论。在课前,陈老师运用课堂导学单进行反馈,唤醒学生对水果的已知。上课中,陈老师通过设计听、说、读、写、看、表达的习惯等方面的内容,贯穿课堂活动,及时运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
在第二课时中,蒋老师创设了Kitty和爸爸一起去新开的水果店购买水果的语境,运用相关语言,完成购买水果。蒋老师在课前导学单中设计了模仿Kitty为自己的家人准备喜爱的水果和同学进行对话操练巩固,这一作业的完成既是第一课时的课后练习单,也是进入本课时学习的课前导学。它不仅承载了复习的作用也融合了预习的功能。课后练习单中,通过两课时的学习,蒋老师设计了尝试动笔选一选、写一写,这是让学生在课后将口头表达的内容形成书面文本,起到从学习理解到实践体验的过程。
●专家点评
张蔷博士对封浜小学“品质项目”的推进和微论坛做点评。她指出触点评价的关键使引导学生在课堂进行自我评价、互评并进行改进,更多的使体现学习过程中的评价这一理念。同时她也建议封浜小学项目组的老师们,聚焦如何解决学生提升自我评价的能力,如明确评价目标和预期成果,如用一定的方法和工具收集评价中的证据形成评价成果,如用一定的方法让学生能自我调节和改进形成学习计划等。
随后,朱浦对两节课做了点评。他指出,嘉定区“品质课堂”实质就是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中间过程的转变,学习者学习方式的变革到学习效率的提高,形成学习品质的变化,以及新课标中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朱老师强调,教师在设计教学中,需要考虑目标与任务的适切性,主题与内容的育人性,实践与体验的情感性。“品质课堂”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学习理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想学、会学、乐学。
●领导讲话
凌雪花肯定了封浜小学在“品质课堂”项目前期所做的研究。她指出,封浜小学触点评价中触动的是学生想学、乐学的点,评价撬动的是学生学习品质的提升,值得区内的借鉴和推广。同时,她希望通过“品质课堂”项目的研究,激发学生想学的欲望,启发学生会学的思维,培养学生乐学的品质。
通过本次活动推进与研究,封小的老师们会以此为起点,在专家和领导的鼓励和建议下继续以新课标为导向,以科学评价为载体,探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