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劳动教育精神,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体验劳动的乐趣,在这田间稻谷金黄之时,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小学“动感小厨房”课程启动啦!五(1)中队的队员们幸运地成为了第一批小小体验官。瞧!他们戴上鲜艳的帽子和袖套、穿上围裙,准备开启一场奇妙有趣的“劳动之旅”!
●五谷杂粮学问大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种粮食,就在老师手里,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课程伊始,吴老师就用他手上的一捧“大米”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他从大米说起,讲到了我们国家幅员辽阔,南方北方的主食并不相同。而面粉——这种用小麦磨成的粉状物,大家都很熟悉。今天的课程就要教队员们怎么用面粉做出好吃的食物。同学们跃跃欲试,一个个都准备大显身手。
●飘香点心我制作
在一节微课后,吴老师请来了一位大厨——王阿姨,手把手教孩子们用面粉做可爱的小点心。王阿姨带来了她的拿手好戏——用南瓜面和紫薯面做成“小蜜蜂”和“棒棒糖”。两种小面点制作简单,却又十分可爱,做出来的成品让大家爱不释手!
队员们认真看完王阿姨的制作动作,默默地在心里一步一步记下方法后,便开始一丝不苟地制作起来。瞧!有的同学做出来的小面点和王阿姨的不相上下,有的同学还用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做出了自己的专属作品!
●珍惜粮食靠大家
点心做好了,食堂阿姨们便赶紧拿去蒸制。趁着等待的时间,吴老师又给同学们带来了关于粮食种类的知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了解了许多种平时并没有特别关注过的食材、原料,知道了平时吃的食物都是经过风吹日晒和农民们辛苦的劳作才来到餐桌上的,更要记得“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一辈子的潜心研究。
不一会儿,厨房里飘来了一阵甜甜的香味,同学们亲手制作的点心终于出锅啦!大家激动不已,迅速找到了自己的“作品”,迫不及待地咬下一口——那暖暖的甜香一瞬间溢满齿间。队员们吃着自己亲手做的点心,仿佛更美味了,因为这里面有自己亲自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有着只属于劳动的美。队员们也在课程中更加体会到食物的来之不易,体会到珍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要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
期待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有更多的队员在劳动中体会快乐与幸福,领悟爱粮惜粮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