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嘉定区教育局、区教育学院、区优秀教师管理办公室主办的 “向美而生”陈芳美术教育思想学术研讨活动,11月22日下午在嘉定区实验小学北水湾分校举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艺术教研员徐韧刚,华东师范大学钱初熹教授,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美术教研员瞿剑宛老师,嘉定区教育学院副院长花洁,区美术骨干教师、区美术中心组成员,中科实验教育集团美术教师参加了现场活动。嘉定区教育系统首届高端人才研修班学员,嘉定区蒋明珠、花洁名校长工作室的校长们,区小学美术学科的老师们在线上参与了此次活动。
北水湾美术馆观展
活动开始前,线下与会专家、老师前往北水湾美术馆,参观 “与生命对话”北水湾学生摄影展,小朋友自信地分享自己用镜头发现美、表现美的故事,这是北水湾美术馆建馆5年来的第10个展览,策展、讲解、展示的作品都是学生。北水湾美术馆承载着陈芳校长“优美教育,温润童心”的办学理念,老师们边走边看,每一个转角遇见美。线上参会老师观看了《与生命对话》北水湾学生摄影展专题片,以及专题片《寻美之旅》,记录一个学生在美育课程中的成长。
本次学术研讨活动由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美术教研员戴春莉老师主持。
【领导致辞】
花洁为本次活动致辞,她用“美”和“幸福”表达了走进北水湾的感受,并运用“黄金圆环理论”学习伟大领导者的思维方式“Why—How—What”,对应校长陈芳,明确育人目标,运用美育手段,通过32年的立美育人探索和12年美术馆课程的持续推进与变革,从美术教师到美育校长,眼里始终装着学生,向美而生,给老师与学生收获不一样的人生成长!希望参会者尝试运用3W模型和人生商业模型两种思维模型参与这次学术研讨活动,并通过陈芳校长的学术研讨活动带给大家新的教育启示。
【课堂教学展示】
实验小学北水湾分校的李卉老师带领四年级的学生,为大家带来了《敦煌壁画飞来的鸟》一课。展示北水湾“美术馆内外”课程中“敦煌小小守护者”系列研究之一,将学生的主动探究、辨析审美、创意表达和文化理解有机融合,整个课堂弥漫着浓浓传统文化之美。
在课堂最后,敦煌守望者罗依尔老师也向同学们发来了美好的祝愿。
【专题片《美的播种者》】
专题片《美的播种者》记录着陈芳老师从小受到文化艺术熏陶到成为一名美术教师后32年的立美育人的成长历程,践行者“美的播种者”的初心与使命。
【主题报告:向美而生、立美育人——指向核心素养的“美术馆内外”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一组数字记录着陈芳从美术教师到美育校长的成长密码,从持续的科研课题中储能逐渐生成立美育人的理念。重点聚焦三个问题:我是怎样理解美育这件事的?12年,美术馆课程给学生带去了什么?北水湾“美术馆内外”课程有什么特色与成效?并通过“我是美术馆小馆长、策展人、讲解员;敦煌小小守护者;寻美诗经植物”三个故事,分享实践研究背后的美育主张和育人策略。
【专家点评】
瞿剑宛老师对本次学术活动表示肯定,美的文化、美的课堂、美的探索,全景式的育人文化和持续的以人为本的实践探索成效,给人以启发,感受到陈芳校长满满的教育情怀与美育智慧,北水湾的师生是幸福的。
钱初熹教授表示,来到学校感到特别地惊喜与感动,学校的每一处以学生为本的美美的设计和育美的课程、孩子们在美术馆课程中的滋养成长折射中校长的育人理念。持续12年的“美术馆内外”课程的优势在于处处是为孩子们着想,从学生的立场出发,对接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2022年版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素养导向、学科实践、综合学习、因材施教在陈芳校长的美育理念和师生的实践中落地了,做得特别好。将来会有更多机会在全国以及国际研讨会上,向全世界来分享陈芳校长的美育经验。
徐韧刚指出,美术学科不仅仅是审美的教育,而且还是情感的教育,更是创造力的教育。陈芳校长32年的美育耕耘和美育智慧,在北水湾优美的校园里、在美术馆的课程学习里、在老师的课堂里、在学生的幸福表情里。向美而生,向美而行,就是这么美好而又意义!
研讨是为了更好地反思改进,在立美育人的道路上,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同心同行,向美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