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落实新课标,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搭建展示交流平台,新城实验中学围绕学科育人、提高质量的中心任务,于11月14日-11月25日开展为期两周的学科育人课例展示活动。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交大附属黄浦实验中学、交大附中附属德富中学的领导和老师们分别莅临学校,共同参与此次展示研讨活动。
【数学】校际协力,“数”立标杆
11月18日,江梦妮老师进行了《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复习课展示,大同初级中学九年级数学备课组长李明兰老师与我校数学组教师们参与了听课。江老师以题为载体,问题链的方式对正反比例函数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再一次建构了研究函数的一般路径。综合题的设计层层递进,渗透了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最后,重点解决了函数中几何图形面积的问题。整堂课师生配合默契,气氛活跃,目标达成度高。
课后,江老师就教学设计进行了说明,两校教师进行评课。李明兰老师同意两位老师的观点,就反比例函数性质中一个的知识点谈了自己的处理技巧。学校黄秋霞老师和高璐老师也充分肯定了本课课堂高精度、高效能的设计思路。
最后,两校还对九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进行了质量分析。李老师和黄老师都分别对期中测试卷中均分、得分率以及试卷上的易错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与策略,就下一阶段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等进行了交流。
11月22日,李致瑞老师进行了《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公开课展示,交大附属黄浦实验中学的周峰校长与数学教研组长孙丽萍老师、学校李毓校长、数学组教师们参与了听课。李老师以斐波那契的分钱问题作为引入,生动新颖。通过类比的方法探究分式方程的解法,在讨论、分析后得出解方式方程可能产生增根的原因。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效果显著。
课后,李致瑞老师先从教学设计思路等方面进行说课。周峰校长与孙丽萍老师对这节课给予了高度评价,都认为这堂课的引入和数学思想的运用设计很用心,板书十分规范,是一堂高质量的展示课。高璐老师和吴迪老师也分享自己的听课感受,李毓校长对本次教研做了最后的总结。
两次联合教研活动给青年教师搭建了成长的平台,两校教师也在活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语文】价值赋能,“文”出新裁
11月16日,伍燕珍老师与聂娟娟老师分别进行了《昆明的雨》与《行路难》公开课展示。特级教师孙宗良老师、李毓校长、语文组教师们参与了听课。课后,伍老师与聂老师进行了说课。六年级刘闪老师与七年级张钱雯老师分别进行了评课。最后,孙宗良老师结合两节课的教学设计,针对“如何进行教学设计”这一备课重点进行指导。孙老师提出四个步骤,分别是读文本、教学价值的确立、过程设计与内容处理,重点在于文本的要点与学生的获得,从而围绕核心目标进行教学环节的设计。
通过此次研讨活动,教师们在教学设计方面收获颇丰,也正是在这样精彩的交流探讨中,老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英语】思维进阶,“英”材实教
11月17日,刘敏老师进行了《8A Unit5 Reading: Look it up》公开课展示,交大附中附属德富中学英语教研组长张旻洁老师、八年级备课组长钱沁卿老师、学校英语组教师们参与了听课。
刘老师的课堂设计指向实现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在主题意义引领下,以语篇为依托,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由低阶向高阶发展。
11月22日,吴旖凡老师进行了《7A Unit 7 Signs and rule》公开课展示,交大附属黄浦实验中学副书记许琳、副校长曹悦、英语教研组长袁方老师、学校王霄羽副校长、英语组教师们参与了听课。
吴老师以其亲切自然的教态,娴熟流利的表达,精心巧妙的设计都给听课老师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听课老师们就本课课堂容量、活动评价、学生参与度,学生朗读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物理】兴趣为引,格物探秘
11月14日,魏玉萍老师进行了《凸透镜规律的应用》公开课展示,物理组老师参与了听课。
本课通过观测月食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对探究凸透镜规律应用的兴趣。在本节课中魏老师利用实验室和自制器材组织学生进一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应用。充分利用11月8日的月食红月亮观测到VR眼镜的使用,本次课程中初步设计了三个学生应用性实验,在同一节课中对学生的操作要求较高,学生只来得及探究照相机的成像应用。所以在后续幻灯机的应用调整为演示实验或者拍摄视频更好一些,能够让更多同学同步体会到成像特点,又简化了操作,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化学】外研实践,内化思维
11月18日,王洪旭老师进行了《物质的溶解性》公开课展示。大同初级中学化学组组长朱海琴老师、李毓校长、综合组老师参与了听课。本课充分考虑了学情,利用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录制溶解性家庭实验视频,以学生为主体,主动探究和分享实验的关键和心得,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加深对饱和溶液的理解,并为后面溶液状态的转化做出铺垫。课后,李毓和朱老师对本节课给予了肯定,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积极主动。同时基于调动思维的突破、重点内容的强化、典型操作的完善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生命科学】情境融通,师生畅游
11月18日,赵芳老师进行了《神经系统的组成和脊髓》公开课展示,综合组老师们参与了听课。赵老师在讲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脊髓一课中充分利用模型和相关视频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得整个课堂生动有趣。课后,全体听课的老师在一起评课,分享听课感受,并讨论了改进建议。
【跨学科】历史为骨,地理为翼
11月18日,历史陈园园老师和地理董丹萍老师采用双师课堂制,开展了以《唐朝中日交往》为主题的跨学科课堂展示,大同初级中学教导主任蒋瑞华老师、史地政组长吴波老师、历史组组长颜佳颖老师参与了听课。本课从课题教学的真实问题出发,采用地理和历史跨学科的知识解决遣唐使来华的过程遇到的历史和地理的问题,设计“晁衡西来、鉴真东渡和中日交往的特点”三个环节,从学科融合的角度,给学生新的思维碰撞。大同初级中学蒋老师、吴老师、颜老师肯定了教学思路和真实问题解决的必要性,但是强调跨学科的定位问题也需要重点考虑。在三位老师指导下,两位老师所获丰富。对于接下来的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作业设计也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艺体】动脑润心,全面发展
11月15日,卢亦宓老师进行了《寻找奇妙的点》公开课展示,艺体组与织音工作坊的成员老师们参与了听课。本课通过让学生发现美术作品中作为“点”的造型的存在,了解点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以及点的组合关系及其规律。并能运用点的知识进行练习和创作。
11月16日,计娟媚老师进行《立定三级跳远》公开课展示,艺体组老师们参与了听课。本课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将练习内容和练习方法以讲解示范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考虑到八年级学生的好动的心理特征,将传统的枯燥的练习形式改为行进间的游戏形式,高效地调动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体育学习兴趣。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班会课】德育立人,文化明义
七年级班主任吴旖凡的班会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思路清晰,结构完整。首先,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引出文化的概念,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文化无处不在。随后,一段震撼的视频《每一位非遗传承人都是“孤勇者”》和一个个令人痛心疾首的时事热点,让同学们深刻意识到文化传承所面临的种种危机,也从中感受到中华文化潜力之巨大,影响之深远。最后,通过多个生动的例子让同学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传承文化的点点星火,只要共同为文化传承而努力,传承之路便微光如炬,勇者不孤。
六年级班主任杨钰婷以“言语是把‘双刃剑’”为主题开展了班会课活动。杨老师通过一个简单的你说我画游戏让学生感受“言语”的激励性与目标性作用,让学生认识到“言语”有礼的必要性,学习破解误会的小秘方。通过走进误会、理解文明礼仪、学会宽容表达,培养学生解决误会的能力,加强文明礼仪意识。
大同初级中学陶春燕老师对两堂班会课进行点评,充分肯定两位班主任的精心设计,并就课堂实施细节、高阶思维导向等方面进一步给出了详细建议,老师们受益匪浅。
此次“新课标 新思维 新课堂”学科育人案例展示活动依托多方助力,立足素养导向,多角度地开展了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此次交流为教师们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平台,我们必将在反思中前行,在奋斗中提升,凝心聚力,把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课堂实践相结合,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