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真新小学杨晓萍老师主持的上海市中小学德育研究协会第十届(松江杯)研究课题顺利举行开题论证会议。该课题为《家校合作视域下小学低年级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与实践研究》。徐汇区教育学院原教科室主任、正高级教师张才龙,嘉定区教育学院德研员魏旭莅临指导,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与会议。开题论证由学校科研工作负责人周广宁主持。
杨晓萍作开题汇报。她从“研究的现实背景”“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过程”等方面进行阐述。她提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校共育引导学生在家庭中接受劳动教育,在生活中实践劳动能力,家校有机结合才能够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和能力。她计划以学生的家庭劳动教育为培养目标,通过家校合作的形式,指导家长参与学生的家庭劳动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和家庭的资源互补,研究总结出有效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策略和途径,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家庭劳动教育指导,丰富家庭劳动教育的指导形式和途径,形成学生家庭劳动教育指导的常态化,彰显家校合作在学生劳动教育中的综合价值,最终推进家庭劳动教育指导目标的实现。
魏旭指出,课题设计方案紧扣课题研究标准,研究目标明确、内容详实、结构完整、思路清晰,切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课题研究的方法在实践中操作性强,有利于改变小学生家庭劳动教育缺少实践操作性的现状,推动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建议课题组引入第三方社会资源,推进家庭劳动教育实践活动的展开。在家校合作视域下,家庭劳动教育的发生场景不应局限在“家”这个简单场景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丰富教育场景。
张才龙认为,课题选题具有研究价值和实践意义。他建议课题组应进一步细化课题研究内容与路径。在“家庭劳动教育”核心概念的明确的基础上,细化家庭劳动教育的研究内容,对于家庭劳动教育实现的路径,应细分为家长和学生两个路径进行实现。
课题组成员对专家们的点评进行回应,唐召玉老师代表学校德育部门向专家们的指导表示感谢。
课题开题论证是课题过程的重要环节,它是将计划图变成施工图的重要载体。希望通过此次开题,课题组能够围绕研究目标细化实施路径,扎实进行课题研究工作,真正地将低年级家庭劳动教育指导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