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幼儿园课程发展,更好地帮助教师理解儿童、链接生活、挖掘资源,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嘉定幼儿园邀请多位课程专家对课程的顶层设计、园本化实施路径、师资队伍发展等方面进行专业的指导。
◆引领•课程顶层设计
4月上旬,上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王友缘副教授围绕园本课程项目的顶层架构、课程目标、实施路径以及内容等方面进行引航,园长金春亚对课程的实施进展、收获以及过程中的困惑逐一剖析,对课程目标进一步渗透到课程实践中提出独到的见解和想法。
王友缘指出,源于探索点、具有结构化的课程设计需要注重幼儿的兴趣点、需求点,寻找可能蕴含的链接价值,将各活动、各目标打通,更加关注幼儿经验之上富有逻辑性的课程架构。另外,幼儿园要丰富活动样态,突破活动界限,让幼儿获得更多体验。
◆提质•课程实践脉络
4月下旬,红石路幼儿园园长朱萍、闵行区水清路幼儿园园长罗娜、嘉定区学前教育教研员浦月娟一行在园长金春亚、业务副园长陈尧霞的陪同下,深入户外游戏园、探索屋、艺术坊等多个户外活动现场进行观摩与诊断。
观摩过程中,专家们肯定孩子在游戏中自由、自主、愉悦的真实状态以及现场呈现的多样化活动样态,与班级教师进行互动对话。朱萍从材料的多元性和户外收纳空间的运用等方面做指导;浦月娟从户外艺术的场域运用、户外如何玩艺术的方式等给予指导,同时,对内容材料的自然性、丰富性方面主张要激活幼儿思维,让户外艺术真正地玩起来;罗娜对整体户外环境创设的“儿童味”、不同区域内容设计和材料投放的适宜性等方面给出建议,同时,鼓励教师们进一步思考如何在与幼儿互动实践中不断反思与调整支持策略,放大儿童需求,弱化教师主导意识,在问题和需求中寻到课程的生发点。
◆赋能•教师专业发展
4月中旬,幼儿园特邀学前教育专家任优芳老师,对幼儿园两位青年教师的小班集体学习活动及室内角色游戏活动进行指导。两位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优势,注重策略支持的多元化、师幼互动的灵活性。幼儿们表现积极主动,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学习与游戏的快乐经历。
针对两个不同的活动,任优芳帮助教师们进一步明确数活动的价值定位与核心经验,提出信息化支持下的数活动教学的新尝试;在低结构游戏活动的开放性、观察支持的有效性、分享交流的价值化等方面做出改进设想与可操作性建议。
专家赋予每位教师全新的教学智能,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
依托专家的领航与点拨,为教师们带来全新的课程实践视角,幼儿园将不断更新观念、扎实实践和梳理经验,凝聚课程新动力,不断推进园本课程建设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