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区小学数学学科一年级教研活动在第一中学附属小学开展。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全区一年级数学教师和桃园幼儿园部分教师参加教研活动。
●教学实践
嘉一附小的周雯老师执教《几个与第几个》。周老师创设拔萝卜的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具体图像到抽象符号,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她基于儿童立场,尊重儿童成长规律,关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有效实现幼小衔接。
同济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小学的王晓娜老师执教《数射线》。王老师遵循低幼年级教学寓教于乐的规律,将学习目标融进游戏情境,通过给数字宝宝排序的课堂游戏,由浅入深地让学生理解并内化“数射线”的特征。她在课堂上注重学生课堂常规和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
●主题分享
疁城实验学校的毛秋瑾老师作《好习惯助力 促进有效学习》的讲座。她从听说习惯、操作习惯、练习习惯三个方面展开,结合自己的日常教学实例进行交流。
戬浜学校的杨尘老师作《激发学习兴趣 助力幼儿成长》的讲座。她从创编故事情景唤起学习兴趣、借助数学儿歌激起学习兴趣、使用直观教学触发学习兴趣、经历操作过程培养学习兴趣、运用游戏方式增强学习兴趣和巧用多元评价激励学习习惯等六个方面进行分享。
●互动研讨
嘉一附小的周晓芳老师对周雯老师《几个与第几个》一课进行评课。她以《遵循认知规律,助推幼小衔接》为题,分析教材和学情,阐明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说明教学设计意图。她认为,教师要站在儿童发展的视角,让一年级学生平稳过渡入学适应期。
普通小学的陈圆圆老师对两节课进行点评。她认为《几个与第几个》这节课有两大亮点: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能关注对学生的思维培养,二是教师突破难点有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师能进行数形结合,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重视对比练习设计,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桃园幼儿园的李之蔚老师谈到基于幼小衔接背景下,幼儿园教师的困惑点以及观摩本次活动的学习收获,以及“如何基于小学课堂经验点,去探究幼儿园阶段幼小有效衔接的新样态”进行思考。
区小学数学教研员汤丽红提出希望:希望教师们认真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要把数学核心素养写进教学目标,教学评价要无痕融入课堂,学生作业要认真批阅,非书面作业设计指向明确等。
本次研讨活动主题指向明确、内容安排丰富,为教师们提供良好教学示范,有效达成“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