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德富路小学开展“遇见 PBL ‘项’未来而研”的第七届“书界会”阅读交流活动。马陆镇社发办教育工作负责人葛孝静、区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室主任周雅芳、德研室主任陆春荀、科研室科研员徐颖、小学美术教研员戴春莉参与指导。嘉定新城教育集团各校教师代表、“德富同行者”见习基地学员以及全体德富教师参加活动。
◆在交流中解锁PBL
获奖教师代表分别从“学·初窥项目化学习、思·巧设学科方案设计、研·摸索实践经验、探·梳理策略有成果”四个阶梯进行分享交流,体现不同学科在项目化学习实践中的不同坐标位,解锁PBL,同时形成校本培育策略。 体育教师魏旖、刘德洋和罗鑫以《燃“项目”之火,擎“学习”之炬》为题交流阅读心得体会。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范薇薇和区骨干教师黄婷婷基于教材单元,分享小学语文项目化学习设计方案。
徐颖认为,教师们深研学生,基于学生的兴趣设计学习活动;能深研教材,选取了适合开展项目化学习的综合性学习模块;充分运用了多种学习支架、评价资源,助力了学生思维品质发展。
德育项目组以“魅力大思政 一起‘项’未来”为题,分享“试种一粒籽”“春种一粒粟”和“童眼看世界 德宝说新闻”三个案例,交流对思政学科、德育活动项目化学习的思考。
陆春荀肯定三位教师有思考、有实践、有反思,形成一定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与实施的经验。她建议,教师要进一步精准驱动性问题并形成子问题链,激发学生主动探索;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细化学习任务;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
区小学美术骨干教师王丽丽携手岳建婷老师、项目组学生代表以美育情景剧的方式,展现如何通过项目化学习成就学生做课程的“CEO”。
戴春莉认为,教师们将学校生活链接社会大课堂,创建了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途径,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之相匹配的综合能力,学校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地方。她建议,美术组能继续以设计应用领域为切入口,加强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深入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
校长张彩萍结合自己在这场阅读之旅中的所学所思,做题为《小学项目化学习的校本培育策略的探索》的微报告。学校以“是什么”“为什么”“有什么”“什么样”“怎么样”“怎么做”的逻辑闭环开展项目化校本培育的探索与实践,让所有学科的教师一起被带入、投入、深入项目化学习行动,让项目化学习在高质量学生学习素养培养体系的建构中发挥独特光芒。她鼓励教师要坚定地走在项目化学习的路上,从开启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主动投身在这个任重道远、抽丝剥茧的修炼过程中,实现个人素养的飞跃。
◆在群研中优化PBL
周雅芳分享自己对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见解,她认为学校“书界会”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和团队建设的重要途径,对校园文化培育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次活动展现了德富路小学项目化学习校本实践的丰厚成果,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激发了教师的思考与创新。
葛孝静对各学科的教师的发言表示肯定,也对德富路小学在项目化学习上取得的阶段成果表示祝贺,同时感谢各位教研员、科研员的专业指导。她勉励教师们用好“兴”字迸发“德小力量”,用好“心”字彰显“德小担当”,用好“新”字推广“德小经验”,希望新城教育集团各校多多搭建互相学习、交流分享的平台,共同走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目标。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德富同行者”将在更多的阅读与实践中,重塑思维方式、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跨界能力,做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