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以“深耕细研 集智致远”为主题的嘉定、普陀两区小学语文联合教研活动在江桥小学开展。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薛峰、陈祳,嘉定区教育学院院长许晓芳,普陀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缪亚男,嘉定区教育局基教科科长凌雪花,江桥镇、真新街道教委领导,嘉定、普陀两区小学语文教研员、两区教师代表100多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教研室主任周雅芳主持。
◆分享展示
普陀区武宁路小学教师徐颖莉代表校教研组分享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教学规划。她从单元整体出发,交流单元教学分析、单元目标制定、单元教法分析和单元读写策略四个方面的理解和思考,进而又分享如何从单元视角设计教学,通过稳定清晰的问题链保持单元阅读策略与写作策略的路径统一,从而实现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最终目标。
嘉定区武宁路实验小学教师叶霜霜执教《记金华的双龙洞》第二课时。她以问题链层次推进教学,引导学生发现写景类记叙文的写作思路。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重点关注详细描写的景点,品读词句,感受景物特点,知道作者是如何把特点写清楚的,为后续写作方法迁移运用铺路。
江桥小学教师孙静娴执教习作《游 》第一课时。在回顾梳理《海上日出》《记金华的双龙洞》两课的阅读策略的基础上,她引导学生通过在阅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明晰写作要求和重点,勾连已有的知识和能力搭建写作支架,再将支架迁移运用到写作当中,实现读写链接。
江桥小学教师罗琪做题为《以写作支架促进单元写作任务群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的分享。罗老师从解构内容,明确单元核心任务与目标;前后关照,重组单元教材资源和内容;构建写作任务群,强化读写贯通三个维度进行阐述,在习作单元搭建不同写作支架,实现学生写作的由“扶”到“放”,实现写作能力的逐步进阶进行交流。
◆专家点评
普陀区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颜欣玮表示,她感受到嘉定不断超越的品质教育,浸润在江桥这所百年老校之中,被学校爱教善教,教人求真的教风所感染。未来,她会继续专注于语文教研,做好普陀与嘉定的搭桥者,发扬嘉定教化之城的精神。
薛峰对本次两区联合教研的展示成果给予肯定。他认为,本次教研是嘉定、普陀两区携手共进的集中体现。本次教研活动从单元整体出发,规划设计,单元功能定位与价值,单元目标与任务非常清晰。同时他提出以下建议:适当改变单元教材资源的顺序,更加凸显单元重点;教学设计可更加细致,让学生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述中产生认知冲突,理解作者游记写法的高妙之处,进一步明白如何在写作中凸显景物特点。
◆领导讲话
许晓芳用一个字“通”表达她参与两区深度教研的感受。跨区的教研是联通,两区教育人员多元沟通,学区集团化校际共享资源畅通。作为教育的第一“生产力”,她希望教师能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在实践中反思,催化专业成长;在反思中输出,见证专业成长。她期许两区在未来搭建更多的联动平台,促进教师成长,提高教育的新质生产力。
本次活动呈现了嘉定、普陀两区小学语文学科在单元教学研究中的深入思考和有益探索,为广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落实新课标,践行新理念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发挥了区域联合协同教研效应,深化了基于教材单元的学习任务设计的教与学研究,形成了主题化、持续化、系列化的教学路径和策略研究,为提升课堂教学品质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