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区级重点课题《智能时代背景下优化小学音乐创编课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行动研究》中期报告会在叶城小学召开。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小学音乐专委会副主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曹晏平,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科研员滕颖磊、杨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室科研员刘兰、嘉定区教育学院科研室科研员马骥、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音乐教研员张馨月,叶城小学校长、书记沈杰、课题负责人余婧及其课题组成员、新城教育集团南苑片学校音乐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马骥主持。
余婧与课题组成员从课题概述、研究进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下一阶段的工作打算等方面做中期汇报,展示本课题的价值定位和实施路径,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研究,课题组的各项活动稳步开展,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
专家们作点评,肯定课题研究的优点,又提出具体可操作的建议,为课题后续研究指明方向、理清思路、提出举措。曹晏平认为,课题研究扎实推进,汇报详尽,展现了较为充分的阶段性成果。他建议课题中案例的呈现可以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来推进,通过一个主题串联起相应的教学内容,使之更具系统性。腾颖磊认为,课题始终聚焦主题,目标清晰,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与兴趣的培养,体现了一定的时代价值、实践价值和探索价值。同时,她建议课题的研究还需加强文献述评,夯实理论基础,探索实践的新样态。刘兰从文本撰写的专业角度建议课题组要增强研究的严谨性,现状研究的语言表述应更加准确,研究需提供进一步的数据支撑与理论支撑来完善。张馨月建议,加强课题实施成效的研究,设计相应的指标来检测教师的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得研究更具科学性和推广性。
沈杰总结发言,希望通过课题中期汇报交流,借助专家们的建议,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课题的研究。同时,他也表示学校将对课题的实施予以全力支持,以科研助推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
本次课题中期报告会是对课题前期实施的客观检验,也是对课题后期开展的专业引领。课题组成员定将继续互助共研,不断完善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开出智慧之花,结出丰硕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