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区第六届“双名工程”余海玲嘉卓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实践研讨活动在昌吉路幼儿园开展。特级教师、特级园长、正高级教师、宝山区陈伯吹实验幼儿园园长方红梅,余海玲学前嘉卓名师工作室全体学员、安亭学前教育集团公办幼儿园的业务副园长参加活动。活动由工作室领衔人余海玲主持。
■现场观摩
参与活动人员实地观摩昌幼童年院子中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在充满自然元素的环境中,幼儿自发、自由、自主地投入在沙水游戏、建构游戏、艺术创想等活动,各领域的融合自然发生,幼儿沉浸其中,好奇心和主动性充分释放,获得多维度的体验和成长。
■经验分享
昌吉路幼儿园园长孙凤以“彰显儿童主体的课程变革之思与行”为主题,分享团队在幼儿课程实施方面的探索过程与实践经验。同时,她从“三适宜”和“四改变”等角度,阐述课程变革要改变观念、赋权儿童,推进幼儿个性经验的连续性发展。
昌吉路幼儿园教师秦夏和侯剑英分别分享课程故事《云朵秋千》《一对一倾听,你我共成长》,展示了教师对幼儿的用心观察、一对一倾听和引导,展现了教师在与幼儿互动中的专业反思与实践创新。
■团队研讨
在分组研讨中,成员们围绕“童年院子中的课程变革”“教研方案的优化”两个话题展开讨论。同济大学附属嘉定幼儿园园长俞丽雅和副园长刘羽岚各自分享组员的共识和智慧:赋权儿童的课程变革,教师在观察中给孩子足够的自主空间,并通过技术支持提高持续观察的效果;真实教育场景中的教研选点,直面现场可以轻松捕捉“材料与儿童发展的关系、教师介入时机”等话题,可以成为反观自己园所课程实践的研讨话题;强化对实证教研的运用,建议教师记录介入儿童活动的过程,借此反思和提升教学实践。通过交流,学员们对课程领导力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教育部“基于实证的教研”有了新思考。
■专家点评
方红梅进行总结与点评。她从“为什么要变革、改变什么、怎么做”三方面肯定昌幼在课程改革中的努力,并给出指导建议。她强调,赋权儿童是变革的核心,教师需不断转变观念,看到并尊重儿童的潜力,以儿童发展为先,并深度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建立教师发展的支持机制,是确保课程变革成功的关键,教师需要具备解读和回应儿童需求的能力,一对一倾听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儿童;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应打破空间限制,注重探究性,鼓励儿童在自然中探索与创造,获得个性化发展。
余海玲用“两个打破”和“三个坚定”勉励学员:打破理念,包括打破对教研、课程和师幼关系的固有思维,推动教研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打通实践路径,实现儿童活动时段、年龄段、场域和领域的联通。三个坚定,即坚定信任的力量、坚定直面真实的自己、真实的教育现场及坚定成长方向,使学员更坚定信心,对未来的变革充满期待。
本次活动为参会成员带来了实践经验,也在思想碰撞中促进了对课程领导力的理解与感悟。未来,余海玲学前嘉卓名师工作室将继续深入探索与创新,推动成员们的专业发展,不断为学前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