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同济大学嘉定基础教育集团开展以“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实践研究”为主题的研讨活动。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主编马小为教授,上海市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孙琪斌老师,王璐初中数学嘉优名师工作室、马陆镇初中数学骨干创造营成员参加活动。
工作室周益老师执教七年级 《12.2(2)因式分解》公开课。周老师巧妙运用真实情境,引出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的研究内容,生动的例题规范了做题步骤。在活动研究环节,周老师提供9个单项式,激发了学生组合编写因式分解题目并按星级难度填入小白板。这一创新编题方式成效显著,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者,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积极性与创造力。在辨析错因的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因式分解注意事项,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孙琪斌强调,教学目标应精准聚焦核心素养,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知识储备、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对同一道题目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认知。然而,题目难度本身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可以基于数学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结构所确定的客观标准给学生确定星级难度。
马小为强调,教学是对教材理解的再创造,观摩课堂如同看话剧,观点各异但需回归教学本质,即是否体现核心素养、实现教学评一致性。教师们应继续秉持高立意的教学理念,关注每一个教学环节,尽可能做到教学无死角。此外,他寄语教师,将优秀养成习惯,明确定位,思考职业生涯发展战略、目标与路径;深度聚焦有专注,如罗增儒老师评课前大量阅读文章,从理论到实践全方位给出优化建议;充分利用平台资源,如期刊和文章,尤其大咖评课,站在同行肩膀上看世界;专业成长本质是内在价值不断提升,今日之苦累为自己,社会依成绩匹配价值。
工作室主持人王璐提到新教材中核心概念的变化,要紧紧围绕“教学评一致性”、从单元视角、系统思维和整体观念来设计一节课,提升课堂教学立意。
本次研讨活动为初中数学教师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共同探索指向教学评一致性的初中数学单元教学实践,为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注入了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