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嘉定区作为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托幼工作处、嘉定区教育局的坚强领导下,在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嘉定区教育学院的深入研究与科学指导下,嘉定已全面展开对实验区项目整体框架的构建与实施工作。
为稳步推进嘉定区保育教育实验区项目研究的实践探索,切实提升教师“观察、倾听、互动、反思”四项核心能力。10月12日,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嘉定区)项目研讨会在新徐幼儿园召开。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爱华、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小幼教师部副部长徐则民、嘉定区教育学院院长许晓芳、嘉定区教育局学前教育科科长许丽华、嘉定区教育学院教学研究处主任秦惠康、嘉定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幼教部主任陆静、教师“四项增能”子项目领衔人、嘉定区教育学院幼教教研员、区域各学前教育集团理事长、子项目组园长、业务副园长、教师以及高质量创建团队黄浦区奥林幼儿园园长张颖带领的杨浦区教育学院教研室主任、教研员、相关教师等140余人参加活动。
●看见儿童
与会人员观摩新徐幼儿园的户外活动现场,跟随幼儿的步伐,看到顺应幼儿个性的活动方式、融合幼儿生活的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样化需求的活动内容,感受到了幼儿在这里丰富的成长经历。
●走近儿童
数字故事从“心声”“学习”“行动”“共勉”四部分,讲述子项目的研究过程,呈现了“幼儿教会我反思”项目助力教师的专业成长,展现了教育实践的深度变革。
新徐幼儿园园长张琦以《反思聚能,和幼儿共成长》为题,分享作为一所新创建的高质量幼儿园,如何在集团的引领下,聚焦“反思支架”,关注“师幼互动”,依托“一份解读”“一场实践”“一张表单”,通过观察幼儿实然状态反思调整自我保教实施行为,不断修炼教师“观察、倾听、互动、反思”的专业能力。三位项目组教师结合实践,分享使用“反思支架”后的思考。
●看懂儿童
嘉定区教育学院幼教教研员浦月娟组织项目组内副园长和教师聚焦新徐幼儿园户外建构游戏活动现场,依托“反思支架”进行观察与反思,围绕“你看到了怎么样的幼儿”展开对话式互动研讨。教师们就“当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我该不该介入?又该如何支持?”“对于在游戏中‘旁观’的幼儿,我的担心有哪些?游戏中,他有获得感吗?”“信息化的手段支持发挥作用了吗?如果是你,你会如何支持?”等话题开展积极互动、讨论。通过这样原生态的教研,项目组教师不断运用反思支架来反思观察到的幼儿,提高解读儿童的准确性,提升对幼儿发展规律的理解,引发了与会者的强烈共鸣和深入思考。
●专家点评
徐则民对本次项目研讨会的主题、形式和内容给予肯定。她强调,教师的反思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能够引导教师们从不同角度思考“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要这样”以及“未来会怎样”,在持续跟踪儿童的学习发展过程中,更全面地了解和支持他们的成长。
华爱华给予每一个案例精准点评,肯定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放手,是当下教育理念的实践落地,相信儿童是有能力的主动的学习者。她认为,反思支架的开发与运用是倒逼教师去观察儿童,倾听儿童。她强调教师要放下心中的预期,要时刻带着好奇去观察孩子,通过看懂游戏中的幼儿实现教师专业的自我成长。她鼓励教师们继续保持好奇心,深入观察和理解孩子的行为,更好地支持他们的发展。
嘉定学前教育将继续深化作为国家保育教育实验区的改革工作,坚定地锚定实验区改革的目标,不断推进高品质教育强区的建设。共同实现高质量学前教育发展“相伴、互动、支持、共进”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