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以“深入理解教材内涵,主动转变教学方式”为主题的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活动在实验小学北水湾分校开展。上海市未来学习研究与发展中心教研员王达、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赵明珠和全区道德与法治教研组长参加活动。
◇教学展示
实小北水湾高项老师执教五年级第四单元13课《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高老师依托“三个助手”,利用数字化平台赋能课堂,在教学过程中融合词云、推送、自主选择等功能,拓展学生模拟教学空间,让学生在考古情境中探寻早期文明的奥秘,体悟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金鹤小学曹晓雯老师执教二年级第三单元11课《大家排好队》第二课时。曹老师立足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场景,精心创设一系列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典型情境。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排队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学会特定的情况下灵活变通,展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体谅。曹老师注重对学生“德法兼修”的培养,强调了学生对排队规则的理解和执行,在教育过程中注入了温情元素,提倡了人文关怀。
◇微讲座分享
实小北水湾凌丽老师以《“三个助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践与运用》为主题作微讲座分享。凌老师分享三个助手平台应用于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操作路径,给教学带来的成效和启示,同时分享教学实例。
◇专家点评
王达提出,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遵循“由点到面”的原则,倡导在教学实践中进行跨学科的探索与尝试。特别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应当依据课程标准,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在面向中低年级的学生时,教师应注重“精细入微”的原则,坚持“德为先,法为后”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情感、知识、意志与行为的统一发展,最终将道德教育的目标落实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中。这种教育理念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自然规律,又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建立起坚实的道德基石。
赵明珠鼓励全区道德与法治任课教师尝试使用“三个助手”,倡议组建团队,探索与研究现有的成果,深耕充实校内资源库。她强调,教师应利用数字化手段来丰富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
通过本次活动,展现了“双新”理念下的教学实践成果,为教师们未来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全区道德与法治教师将以技术赋能,通过打造高品质课堂,切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