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上海市学前特殊教育课程指南》,寻求普特联合教研契机,提升教师对特殊幼儿指导能力的专业化水平,10月29日,嘉定镇街道学前特教融合教研活动在桃园幼儿园开展。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中易心理与感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宋昱恬,桃园幼儿园副园长邓慧君,嘉定镇街道幼儿园的特教负责教师及桃园幼儿园融合小组成员参与活动。活动由嘉定镇特教点负责人沈亚主持。
●明确方向·介绍学期教研计划
在教研活动开始前,沈亚为全体教师介绍本学期的教研计划,明确了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阐述了教研活动的具体安排,拓宽了普特融合活动形式,为后续开展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作好铺垫。
●现场观摩·聚焦幼儿游戏行为
骨干教师唐依雯介绍班级户外角色游戏实施情况,从幼儿的年龄特点、性格特征、兴趣爱好以及在日常游戏中的表现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帮助参与活动的教师们对幼儿有了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观摩和研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围绕“语言与沟通”“情绪与社会”以及师幼互动三方面进行观察与识别。在活动中教师注重激发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的共同游戏兴趣,关注普通儿童与特殊儿童之间的平等、尊重,共同营造了一个包容、和谐的班级游戏氛围。
●融合教研·共议教师支持策略
基于现场观摩的实际情况,教师们就幼儿在户外角色游戏中的表现,针对情绪表达、社交互动、规则意识等方面展开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支持策略。教师们提出在游戏中教师的引导以及家园合作的重要性。
沈亚从概念界定、临床特点及早期干预三方面对注意力缺陷及多动障碍(ADHD)进行介绍,帮助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识别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幼儿的行为。她指出,可以通过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正强化、分步指导法等策略来支持ADHD幼儿。研讨中提升了教师们对这种障碍的全面认识和包容性教育的理解,也为教师提供了教育的抓手。
●专家支招·明确后续教研方向
邓慧君从三方面肯定唐老师在班本融合实践中的专业性和创新性:教师对幼儿的情绪和行为要有精准把握,教师对活动的现场指征要有明确目标,教师对幼儿的有意互动要有情感连接。同时,提出两点思考:如何更加精准地把握特殊儿童的核心问题,并据此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干预措施;三位一体的配合如何更加体现专业性与配合度。她还强调,通过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的合作,以全面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和行为调整的重要性。
宋昱恬肯定教师们具有识别分析力和较强的思考力,活动中呈现出对特殊儿童的包容和友好,并特别强调了家庭参与和理解在儿童教育中的关键作用,家庭教育指导对孩子的行为调整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同时,提出两点建议:要明确对象的情况,制定长期目标与近期目标很关键;要关注对家长的指导,加强家、校、社、医的合作。
通过本次活动,提高了嘉定镇街道学前特教点融合教研团队的专业素养,促进了知识共享和实践创新。未来,嘉定镇特教点将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探索,加强与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继续关注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制定动态的、精准的个体化教育计划,为特殊儿童的成长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