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以“紧扣单元文本特点 落实语文要素”为主题的区小学语文“双新”教研活动在古猗小学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员胡炜烨、古猗小学校长武卫清及全区各校二年级语文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课堂实践展风采
古猗小学高雯雯老师执教《朱德的扁担》第一课时。她通过创设“革命先辈纪念馆”这一场景,带领学生抓住四要素、围绕问题链,引导学生借助关键词句,读懂“扁担”背后的故事,感悟那段红色岁月里红军“挑粮”的精神以及朱德的伟大品质。
普通小学张静怡老师执教《难忘的泼水节》第一课时。张老师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带着学生敲象脚鼓、观泼水节,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傣族人民欢迎周总理的方式,并尝试讲好这个故事,体会人民对周总理的爱戴。
○主题交流引深思
古猗小学韩蕾老师以《一件文物 一位伟人 一段故事》为主题,分享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经验。她深入解读教材,发掘文本的内在联系,阐述了如何在单元教学中逐步落实语文要素,实现单元结构化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专家指导明方向
胡玮烨围绕“关注单元结构化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这一主题,提出六点建议:教师要依据情感基调和文本特点来灵活调整单元教学的篇目安排;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串联起单元整体教学流程;基于学情,提炼稳定且清晰的学习路径;着重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独立思考;实现字词教学与课文内容学习的深度融合,相辅相成;教学时要适时补充相关背景资料,营造出富有感染力的学习氛围。她还强调,教师应给予学生更为充裕的思考时间,在课堂中,也要扩大学生发言的面,有效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及全面发展。
本次教研活动为区内各校的互动交流和学习提升搭建了平台,教师们清晰地认识了同一单元内文本的特点,进一步落实了语文教学要素的要求。
终审:新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