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以“践行学习活动观,提升思维品质”为主题的区小学英语学科三、四年级教研活动在同济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小学开展。区教育学院小学英语教研员颜黎华、同济附小党支部副书记徐艳、同济嘉小课程与教学中心主任杨培蓓、区三四年级英语教师代表以及陆青、王卡娜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学员参加活动。
◆教学展示
同济附小周颖老师通过欢快的歌曲、精美的图片、逼真的动画和模拟农场动物实体等多种教学资源,一步步引领学生沉浸式体验农场中的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在观察图片、动脑思考、动作模仿中完成喂鸡、捡鸡蛋、挤牛奶、喂猪、抚摸小羊、数小鸡的行为体验,真实感受到农场主的忙碌和快乐,加深对农场动物的爱护之情。
在同济嘉小牛晓晴老师的课堂上,学生变身为小小农场设计师,在How do you design a new farm的主任务驱动下,借助设计路径,在自我思考,同伴互助,小组讨论等形式中,不断完善设计思维、推进设计路径,环环相扣,逐步完成统计农场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了解农场动物的能力和需求,考虑实地环境的特点三个小任务,手脑并用,完成新农场的设计。
◆教研论坛
同济嘉小吴陆君、芦亚韦与同济附小张璐三位老师进行教学设计说明。吴老师从单元主题的选定、思维视角下的学情分析、文本内容的创编三方面介绍整个团队如何聚焦主题意义,进行单元整体备课。芦老师以课时问题链、课时语篇、课堂学习活动为观察点,结合各课时具体教学环节,讲述学生如何在课堂上一步步走近主题意义。张老师从情境创设、提问优化、策略巧用以及板书精设四个角度,阐述单元设计如何以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为抓手,从而深化主题意义。
◆交流分享
城中路小学沈艳萍老师交流分享《基于思维提升的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沈老师从研究背景、教学方案设计、两次实施对比、反思与改进四大部分论证思维可视化工具在四年级学生英语阅读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两次教学中通过不同的思维可视化工具的实施,帮助学生在读前、读中、读后建立概念导图,知识得以图像化、结构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品质得以提升,为小学英语阅读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活动总结
颜黎华从语篇阅读角度出发,阐述语篇的多模态形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功能,非延续文本也为英语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她认为,加大开放性、增强交际性、增大思辨性、提升语篇量,从教材入手,深入研读语篇,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实现育人价值。
小学英语教育将持续以新课标和新课改为指挥棒,秉持与时俱进的态度,践行积极实践的精神。本次活动的开展通过深入挖掘单元整体设计,小点带动大点,响应并实施了核心素养下的育人方式与教学方式变革,助力英语教师队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