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探索跨学段教育评价的新路径,提升教育质量,推动教育评价改革与发展,12月6日,以“数字驱动 增效提能”为主题的章珣跨学段增值性评价研究基地第三次活动在华江中学开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综合教研员金京泽、嘉定区教育局基教科教学事务部部长周俊、江桥镇教委办副主任马丹、封浜高级中学校长汤元英、华江中学校长徐永光等出席会议。江桥实验中学、嘉二实验学校、金鹤学校、华江中学的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年级部主任以及基地成员参加活动。
金京泽肯定跨学段增值性评价研究的意义。他指出,增值性评价对学校管理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好增值性评价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素养提升,同时也为学校管理提供了更多反思和改进的机会。
周俊对跨学段增值性评价研究基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表示肯定。他指出,基地很好地运用了学业数据,从增值性评价的角度,为江桥学区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他希望这些数据能够作为教学驱动,真正落实到教师层面,让教师能够清晰了解教学阶段性的情况,从而调整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马丹强调,增值性评价是对学生成长的精准描绘,也是对教育工作的深刻反思与自我提升。她鼓励基地成员携手并进,共同协作,更好地实施增值性评价,让教育更加贴近学生、更加高效、更加有温度。
徐永光指出,以往学校关注小升初的衔接,现在期望能进一步做好初中和高中的衔接,形成小、初、高三个阶段的完整衔接体系。
华江中学教学管理部主任胡缨做2024年中考学业数据分析报告。她从学校层面分析了一模到中考的各学科的成绩变化和从学生层面分析了学生平时成绩和最后录取结果之间的过程规律。前期,各学校根据2024年中考情况进行了数据采集,并在基地学习的基础上,各自开展了质量分析。
基地负责人章珣就华江中学的数据分析提出基地研究的目标是立足于学生长远发展,聚焦学生素养提升。他强调,在数据分析中学校应聚焦实际工作需求,关注“成长性”评价,寻找教育规律,促进学校自我突破。
通过本次研讨活动,展示了基地在跨学段增值性评价研究方面的探索与思考,为推动区域学校初高中衔接做了有益的尝试,也为推动区域教育评价改革与发展做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