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学习新课标 践行新教学”嘉定区小学体育学科教研活动在宋校嘉定实验学校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体育教研员李文峰、宋校嘉定实验学校校长汤慧慧、李文峰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嘉定区各小学体育老师代表参加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深化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实践,推动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观课评课
马陆小学刘燕燕老师执教一年级《移动性技能3(2):直体滚动②》。刘老师以“冰雪奇缘”为主题情景,为学生创设趣味化的学习氛围,通过“雪地里的小画家”“雪宝的秘诀”“打雪仗”等一系列“学—练—赛”过程,帮助学生学习直体滚动,体会直体滚动带来的身体感受和空间、方位、距离、速度的变化。
宋校嘉定实验学校董珊珊老师执教五年级《体能(9-5)肌肉力量与爆发力》。董老师以军事化训练的学习情境为贯穿线,通过“学—练—赛—评”等体验练习,重点设计了炮兵学习、制作弹药、装弹训练等环节,逐步将单一技术融入到组合练习中,让学生在真实比赛情景中体验与运用。
两位教师分别对各自负责的课程实例进行课后反思。刘老师认为,一堂出色的公开课对年轻教师而言是很好的锻炼机会,磨课的过程是学习与成长的过程。她表示,会持续学习,观摩优秀教师的课堂,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充分把握学生需求。董老师认为,新课程标准为体育教育指明了新方向,体育教师应充分发挥体育育人的优势,助力学生增强体质、锻炼意志。
各片区教师代表对两节课进行点评。教师们从教学目标的落实、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课程节奏的把控等方面深入剖析,见解独到且富有启发性。
■微报告
新城实验小学郑文强老师以自己执教的市级公开课四年级《一般体能:协调性、灵敏性》一课为例,分享关于体能教学的微报告。在报告中,他深入探讨了体能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阐述了如何抓住体能教学的敏感期,合理安排多元组合与创新手段,以及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精准反馈。他还对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探讨,为体能教学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指导。
■点评指导
李文峰肯定刘燕燕和董珊珊两位老师都创设了趣味化的教学情境,课堂活动设计新颖且吸引力十足。同时,他指出体育教学应当突破传统框架,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契合新时代背景、满足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体育课堂。通过梳理郑文强老师的市级课磨课历程,李文峰强调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价值。这一技术不仅增强了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还能有效促进学生体能与技能的全面发展。他鼓励更多教师积极投身数字化转型,借助科技手段优化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学习体验。
研讨活动加深了教师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为全区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动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将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体育教育,推动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