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稳步落实教育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试验区工作,1月8日,实验幼儿园开展“顺应幼儿发展节奏的质量提升行动”暨教学节闭幕式活动。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主任、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婴幼儿教养研究院副院长左志宏,菊园新区社会服务办主任沈建成,徐行镇社会服务办主任赵激峰,嘉定区教育学院教研室幼教部主任陆静,嘉定区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处主任颜晓莉,嘉定区教育学院幼教教研员诸佩利、浦月娟、郁婷、修成静,嘉定区托育服务指导中心03教研员沈玉婷,嘉定区实验学前教育集团理事长、实验幼儿园园长周卫倩,嘉定区书记工作室领衔人、实验幼儿园原党支部书记、现小蜜蜂幼儿园书记张志萍,嘉定区各学前教育集团理事长,周卫倩嘉卓名园长工作室成员,诸佩利高峰计划项目组成员,嘉定实验学前教育集团各成员单位园长及教师代表,实验幼儿园关工委专家,实验幼儿园家委会代表们参加活动。活动由实验幼儿园业务副园长吴梦宇主持。
吴梦宇以《阅润启思,共赴成长》为题作微报告,分享实幼以“丰富幼儿在一日生活的各类经历和经验”为基点,以“教师有效观察、倾听、理解和支持每一个幼儿发展”为支架,稳步推进“两项行动研究”,实现“三个稳步提升”,竭力在扎实的实践探索中实现“成就每一个幼儿的幸福成长”。
实验幼儿园区学科新星李妍老师与大班幼儿携手开展阅读讨论会《量力而行还是勇于挑战》。她以一对一倾听记录本为阅读讨论素材,以幼儿亲身经历的生活瞬间为话题点,搭建连续性问题支架让幼儿积极互动、深入思考,彰显了高低结构活动转化赋予幼儿发展的教育深意。
实验幼儿园区骨干教师张丽以《暖心天使旭旭》为题作儿童故事分享。她聚焦幼儿自发的暖心行为,以反思支架为抓手,深度思考幼儿在“温暖他人”与“自身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持续观察、倾听中,逐步认识到教师需要放下成人的思维,耐心观察并理解幼儿的各种行为,以观察者、倾听者的身份尊重幼儿的游戏节奏,以更懂幼儿的方式支持他们的成长。园级骨干教师陆晨怡以《“怕怕”的阿瓜》为题作儿童故事分享。她借助“我看到的、我听到的、我想到的”三个反思问题,精准解读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并结合一对一倾听、家园沟通等方式,走好“好奇、观察、等待、鼓励”四步,与幼儿建立亲密的情感链接,真正促使教师与幼儿在理解和信任的“双向奔赴”中同频共振。
实验幼儿园分部负责人顾漪涟组织各梯队教师开展微论坛《反思聚能,走近儿童》,聚焦“真实教育场景下的自我发问”展开深度对话。聚焦两个关键话题,教师以案例生动讲述自己使用“反思支架”后的切身感受,并从实证案例、观察工具、操作指引等角度深入剖析“做实观察”赋能师幼发展的深层价值,在持续研究儿童中架构立体、可视化的“未来教师画像”,帮助教师明晰《评估指南》精神,赋能教师积极践行四项增能强劲力量,共同朝着实践型、研究型、反思型教师的长远目标不断奋斗。
随后,沈建成、赵激峰、陆静、颜晓莉为本次教学节活动中脱颖而出的教师们颁发“智创教学先锋奖”“灵动课堂创意奖”和“教育创新新星奖”。
左志宏用“抓得准、抓得稳”高度肯定现场活动。她表示,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支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和保教质量提升的关键。实幼着眼阅读教育强基提质,深耕拓新“反思支架”的实践探索,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台架梯。她强调,良善的教师和良好的师幼互动对教育质量实现质的飞跃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享受观察和倾听每一个幼儿的过程,在持续性观察中走进幼儿、读懂幼儿,让教育真正顺应幼儿的发展节奏和需要,最终助力幼儿获得终身发展。
通过本次“顺应幼儿发展节奏的质量提升行动”暨教学节闭幕式活动,实幼人将继续秉持敬业、专注、负责的态度,锚定教育部保育教育质量提升实验区项目持续发力,在凝心聚力、开拓进取中奋力引领区域学前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共同实现高质量学前教育发展“相伴、互动、支持、共进”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