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区教育系统第六届“双名工程”颜晓莉学前教育嘉优名师工作室活动在昌吉路幼儿园开展。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党委书记、学前教育系副教授韩春红博士,区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处主任颜晓莉及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活动。
◆案例交流,共享心得
五位学员聚焦自己或见习教师课例,围绕CLASS作互动质量分析,引起教师们的共鸣与深思。
嘉定新城崇教幼儿园潘迪老师从情感支持出发,通过具体的调研和实践,提出分层回应机制、三阶捕捉法等策略。昌吉路幼儿园陆敏洁老师基于中班语言活动《小步走路》进行分解,分享如何通过教师敏感性促进儿童自主学习。实验幼儿园李妍老师介绍自己在阅读讨论会中的创新实践,通过搭建多种支架式支持,激发幼儿潜能。安亭幼儿园刘明岩老师以大班科学活动《动物城破案》为例,梳理见习教师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改善建议。菊园幼儿园徐珺老师对《跟屁虫》的教学环节设计进行剖析,提供提升师幼互动质量的参考。
◆分组研讨,思维碰撞
学员们围绕“看见儿童、看见自己、看见他人”主题,分组展开研讨,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颜晓莉鼓励教师们从个人感悟、团队辐射以及见习教师培养等方向进行反思。通过讨论,教师们明确了各自的成长路径,在集体智慧中汲取了更多互动策略与实践思路。
◆专家点评,精准指引
韩春红肯定工作室成员的努力与成绩,认为他们能创造性地将CLASS指标运用于教育实践。
同时,她对五位教师的分享进行点评,并提出优化建议。她指出,未来团队发展方向应聚焦三大方面:一是CLASS三大领域、十个维度应形成完整链条,促进幼儿核心能力发展;二是避免集体活动中的“八股文”,活动应回归幼儿的生活,激发学习兴趣并培养高阶思维;三是教师要反思自身的思考能力,提升专业视野和互动策略,形成独特的互动风格。
通过本次研修活动,加深了团队对CLASS师幼互动评估系统量表在早期教育实践中的理解,为未来的教学提供了新的启发。幼儿园将继续聚焦情感支持、活动组织和教学支持领域下各关键维度,持续探索高质量的师幼互动,不断为幼儿创造更有温度的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