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嘉定区科研骨干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3月11日,科研骨干班专题培训“行动研究案例”在黄家花园幼儿园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科研室科研员周艳、郭文霞以及第十四届科研骨干班的全体学员参加活动。宝山区虎林路小学顾旻卉和宝山区行知实验幼儿园孙宇婷聚焦行动研究做案例分享。
◆中小学场:跨界融合,行动研究与“世界咖啡”的化学反应
顾旻卉以《行动研究,激发教研活力——以“世界咖啡”汇谈教研为例》为题,分享一场富有启发性的教育研究实践探索。围绕行动研究与“世界咖啡”汇谈模式的深度融合,呈现了教研创新的突破性尝试,引发教育工作者对新型教研范式的关注。从理论维度拆解核心概念,通过文献研究阐释行动研究“问题发现—问题归因—措施与行动—反思”的螺旋式改进特质,同时引入“世界咖啡”这一强调平等对话、跨界联结的研讨模式。她指出,两者的结合突破了传统教研的单向输出局限,以结构化汇谈激发群体智慧,为教师专业成长构建动态研究场域。
在实践层面,顾旻卉复盘三轮行动研究历程。首轮攻坚参与度:通过“流动桌布”“思维导图墙”等创新设计,破解教师被动倾听困境,实现全员卷入;二轮深耕获得感:引入专家指导等机制,推动经验可视化与深度反思,提升研讨实效;三轮突破持续性:构建“教研生态圈”概念,建立多学科、多途径混合式社群,形成常态化研究文化。
案例总结中,顾旻卉提出两大关注点:行动研究的新变式和新浪潮。该研究已产生显著辐射效应,在区域内带动多所学校开展模式移植。强调:“真正的教研活力源自教师主体的觉醒,而创新形式正是唤醒专业自觉的催化剂。”这场理论与实践交融的分享,为新时代教师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行动样本。
◆学前场:在行动研究中,幼儿故事创编蜕变记
在学前教育领域,如何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话题。孙宇婷以《提高大班幼儿故事创编能力的行动研究》为例,讲述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在实践中敏锐捕捉幼儿发展需求,围绕提高大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这一目标,开展深入的行动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她的研究始于对班级幼儿故事创编能力的现状调查。通过观察与分析,发现幼儿日常故事创编机会少、教师对故事创编核心经验解读不足以及引导方式单一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幼儿故事创编能力的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她制定了全面且细致的行动计划:第一轮“原生态”故事创编,了解幼儿初始水平;第二轮 “设疑提问”故事创编,激发幼儿思考;第三轮“画图续编”故事创编,进一步拓展幼儿想象力;第四轮“画连环画”故事创编,提升幼儿语言逻辑性。幼儿的故事创编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本次行动研究案例分享的专题培训,为嘉定区科研骨干班的学员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例,点燃了科研骨干们在未来科研工作中运用行动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