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嘉定区第一中学1965届校友、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继续教育专家严继昌受邀重返母校,为全体高三学子作《学习能力就是社会竞争力》专题报告。这是嘉定区第一中学为迎接百年校庆开启的第二场“优秀校友讲坛”。
今年,是严继昌教授高中毕业的六十载春秋,回首往昔,母校的点滴仿佛就在昨天,那份深厚情谊从未褪色。他将自己在清华的五十三载岁月娓娓道来,那些奋斗的过往、成长的蜕变,在他生动诙谐的讲述中,一一浮现:在自动化系的二十载,他如勤勉的耕者,深耕教学科研的沃土。一门门课程在他的讲授下焕发生机,一项项科研成果从他手中诞生,其中计算机控制系统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成为全国推广的典范。他倾注心血,培育出先进班集体,多次荣获德育先进工作者称号;随后的九年,严继昌在研究生院的舞台上,精准把握研究生培育特点、扎实推进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导师育人作用,主持的社会实践课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提出的口号更成为了团中央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响亮号角;最后的二十三年,他投身于继续教育与远程教育管理领域。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清华继教成为业内标杆,远程培训亦大步向前。他如领航者一般,推动全国高校继续教育和远程教育的改革浪潮滚滚向前。
回顾漫漫征途,严教授总结出成功的三大法宝:一是干一行爱一行,全身心投入工作;二是做事严谨踏实,赢得他人信任与支持;三是善于制定计划和归纳总结,提高工作效率。他感慨,这些宝贵习惯皆萌芽于中学时光,激励学生们珍惜当下,以知识为帆,实践为桨,在学海中乘风破浪。
在互动环节,学生们踊跃提问,严教授耐心解答,并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中肯的建议。他语重心长,强调学习是为自己的成长蓄能,要树立远大目标,提升自身竞争力。同时指出,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合理规划时间到掌握科学方法,从善于归纳总结到灵活运用知识,每一步都至关重要。面对学生们在AI时代对职业赛道选择的迷茫,他也提醒学生们要学会驾驭AI,让其成为获取知识的得力助手。
报告结束后,曾参加清华大学冬令营和夏令营的韩宇凡、祝融两位学生为严教授献花,致以他们最诚挚的敬意。提问学生纷纷上台与严教授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