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嘉定区小学艺术(美术)人工智能赋能艺术教育专题培训活动在实验小学北水湾分校开展。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中学艺术、高中美术教研员、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徐韧刚,嘉定区教育学院中学美术教研员沈琪,沈琪名师工作室成员、戴春莉名师工作室成员、周兰名师工作室成员和嘉定区各小学美术教师参加活动。培训活动由戴春莉主持。
◎启思赋能
徐韧刚认为,Deepseek的出现引发了社会重视,抛出“现象巨变对教育有何启示?”这一问题,激起教师对教育变革的思索。他指出,用昨天的方式教学生,即将剥夺学生的未来。面对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教师们回溯过往,思考在大模型尚未进入教育领域时的举措,以及当下如何借助这股科技之力推动教学。
◎实例启迪
○创意绘本
徐韧刚以“KIMI生成英语绘本”为例,为教师们揭开AI在绘本创作领域中的神秘面纱。他剖析《花木兰替父从军》的AI微电影制作的脚本生成步骤和影视镜头设计,从故事脚本、分镜头脚本的生成,到角色、场景图的制作,再到视频片段生成与剪辑,步步深入。讲解过程中,他强调大概念与提示词的紧密关系,表明优化提示词的过程实是学生美术素养逐步积淀的过程。
○多元转化
徐韧刚演示巧用AI打造IP及生成绘本,展现知识结构化的过程,还将教材转化为课题及教案生成进行展示,全方位呈现AI在教学实践中的丰富应用,为教师们提供极具操作性的范例。
◎总结展望
戴春莉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表示,本次培训内容充实,人工智能在教育各方面的赋能为教师带来诸多启发。她指出,提示词的精准运用需专业素养支撑,鼓励教师尝试开展课题研究,在教学中投入更多时间陪伴学生,引领学生学习,反思时代对教育者的新要求。
本次培训活动为全区小学美术教育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注入活力与方向,为教师们提供了前沿的教育理念和创新教学模式,激发了对未来教育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