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美育浸润行动”工作相关要求,提升教师美育意识和美育素养,3月19日,依托“美育浸润行动指导下提升幼儿教师美育素养的路径研究”的浦月娟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在实验幼儿园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幼教部教研员、区学前教育学科带头人浦月娟和浦月娟学前教育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活动。
工作室成员、实验幼儿园教师张晨赟以“手账本里的童趣密语”为题作浸润式美育课程故事分享。她围绕故事“缘起”“途程”“续航”三阶段深入展开,基于小班幼儿年龄特点,通过探索如何利用手账这一记录方式,结合“手账记录特性”“幼儿兴趣需求”“多元玩法攻略”三个方面探寻高低结构活动的转化、提供多元材料等适宜提升幼儿美育素养的可行路径,推动幼儿审美经验的连续性发展。
随后,现场教师观摩室内外联动活动,倾听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对话,直观感受美育在真实情境中的自然生发。教师们以小组形式展开研讨,结合美育活动中幼儿行为观察指标,围绕“看见什么”“听到什么”“怎么做”等问题进行分享交流,探讨幼儿行为与既定指标之间的关联,为后续教育支持提供了深刻洞见。
实验幼儿园教师张晨赟以“手账里的小世界”为题开启美育微课堂,从历史溯源、艺术价值到生活应用,展现手账记录与美育的有机融合。成员教师通过制作《我们的手帐:邂逅小美好》,深化实践认知。
读书分享环节中,实验幼儿园张晨赟、春申幼儿园刘晓玲、华江幼儿园王智君三位教师分别结合书籍《解读幼儿图画密码》《孩子的画告诉我们什么》《如何看懂抽象艺术》和自身实践经验,剖析儿童画作的心理意义与教育价值,强调通过解读幼儿画作走进幼儿内心世界。
浦月娟肯定成员们在活动现场的细致观察与发现。她指出,游戏与艺术活动之间存在可相互融合的潜力,教师应大胆引入更多操作工具,以赋予更广阔的探索空间,激发幼儿艺术表达的无限可能。 浦月娟表示,未来,教师们可以继续结合班级中幼儿的真实案例,让美育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营养剂、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美育浸润行动指导下提升幼儿教师美育素养的实践路径有了更深的领悟,这种领悟将转化为在浸润式美育中的实践动力,让美育滋养每一个幼儿,让每一个幼儿在美育中浸润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