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以“聚焦儿童经验 促进数学理解 发展核心素养”为主题的区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在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小学开展。长宁区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张景怡、嘉定区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员汤丽红、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小学校长唐敏、汤丽红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朱燕青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和区内各校一年级数学教师代表参加活动。
■课堂展示
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小学赵双双老师执教《认识 100》一课。她基于儿童已有经验,借助“小棒、计数器、正方体积木”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认识 100。在数数、“眼力大比拼”及百数图游戏等活动中,学生形成了初步的数感与符号意识。
上海同济黄渡小学吉莉老师执教《比较100 以内数的大小》一课。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用抽数卡游戏贯穿全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学生经历 100 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探究过程,初步形成推理意识,进一步发展了数感。
■经验共享
戬浜学校史紫慧老师围绕“加与减”“大家来做加法”“长度的测量”及“认识图形”四个课例作“以具象化思维助力数学理解”做经验分享。史紫慧指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在促进数学理解方面,具象化思维发挥着关键作用。
■专家点评
张景怡肯定两位教师课堂设计的创新性。她指出,教师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选择合适的学具辅助学生学习,使学生经历“行为阶段——图式阶段——符号语言”的学习过程,在趣味性的游戏中发展数学思维。教师可借助言语表征、图像表征和符号表征,助力学生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概念,从而发展数感与推理意识。
本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共享智慧的平台,也为学校数学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指明了方向。上海大学附属嘉定留云小学数学教研组将携手同行,不断探索“双新”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