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以幼儿为主体的‘关于一日作息弹性’的变革研究”研讨活动在马陆以仁幼儿园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图书信息部主任、幼教部教研员黄悦,嘉定区教育学院学前幼教部教研员郁婷,嘉定新城实验学前教育集团理事长、新城实验幼儿园园长陆晔及其他新城学前教育集团各公办园园长、业务副园长、试点班教师参加活动。
●看见·幼儿自主成长
与会人员观摩马陆以仁幼儿园中、大班户外区域运动,见证幼儿在各类运动活动中展现出的运动活力与热情。接着,聚焦大班幼儿在“环节转换”时安排自己活动的过程,观察幼儿如何通过同伴协商、材料选择等行为实现“时间管理”。最后,沉浸于小、中班幼儿的户外游戏,捕捉幼儿在开放式环境中自发形成的创造性游戏与问题解决场景。
●交流·教师智慧共享
马陆以仁幼儿园业务副园长王丽分享《让“环节转换”不再消极等待——基于幼儿主动发展的作息变革》,介绍幼儿“从来园到运动、从户外到室内”两个环节的时间调整以及这些调整带来的积极影响:幼儿准时来园率提高、一日生活时间更加灵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并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呈现了幼儿园通过在安全边界内赋予幼儿充分的决策权,使其在真实问题解决中发展出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关键能力。
新城实验幼儿园业务副园长张少灵分享《基于儿童发展需求的一日作息动态优化的实践研究》。张少灵从“为什么调整作息、作息调整的目标、新旧作息对比及具体实施过程”三个方面展开,最后对实践成效进行反思。科学的时间安排、支持个性化发展的差异化支持、资源的整合运用,为教师们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双丁路幼儿园业务副园长何晓艳分享《赋权视域下一日作息变革的实践研究》。何晓艳认为,赋权视域下,指向的是尊重教师和幼儿在课程中的自主权,共同构建以幼儿为本的一日生活。双丁路幼儿园不断思考“为什么”、清晰“是什么”、明确“怎么做”,在赋权中进一步激活了师生共同规划一日生活的兴趣,让幼儿有了自主选择自主安排的体验。
云谷路幼儿园业务副园长张思芸分享:《重构·链接·赋能:幼儿园一日作息的三阶生态化变革》。云谷路幼儿园直击传统作息的痛点问题,从园所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聚焦频繁转换的问题进行了“90+30”模式的新尝试,探索运动游戏共融新模式,通过研训一体的方式锚定变革方向,进行头脑风暴、模型建构,不断探索多元的变革方案。
●共话·进行深度研讨
与会人员围绕观摩与分享内容展开深度讨论,探索弹性作息的落地难点与创新方向:进一步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性,提升教师个性化指导能力;保育员在作息变革实践过程中的深度参与;一日作息变革,应符合各园的场域、班级等特点和季节变化与作息调整需进行联动等。
弹性作息是时间的调整,也是教育理念的革新,推动区域教育质量提升作出贡献。本次研讨活动聚焦真问题,直击传统作息中“消极等待”“时间僵化”等痛点,提出科学解决方案与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