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学习教研活动在方泰小学开展。本次活动以“跨界协同 知行融创 素养共生”为主题,通过课例实践、微论坛、微分享三大板块,探讨跨学科主题学习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创新实施路径。嘉定区教育学院道德与法治学科教研员赵明珠、嘉定区教育学院课程部刘楚和全区百余名教师参加活动。
◎课例实践:四问四答悟劳动真谛
方泰小学路春月老师执教《餐桌上的美食哪里来》,基于前三课时“食物溯源—劳动体验—食堂探究”的实践积淀,以“劳动者大梳理”为认知支点,通过“食物到餐桌涉及哪些劳动者?”“缺少其中一两个行业可以吗?”“哪一行业更重要?”三个阶梯式追问,引导学生梳理从田间到餐桌的劳动链条。在“劳动体验大交流”环节,学生们分享在食堂帮厨与金石农场劳作的心得感受,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课堂最后聚焦日常生活中更多真实的情景,思考具体的做法,实现从认知到行动的完整闭环。
◎微论坛:理论筑基明方向
在微论坛部分,方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组以“理论筑基,共探跨学科主题学习”为题展开研讨。在教研组长殷晓婷的带领下,教研组成员阐释跨学科主题学习“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知识整合为路径、以素养发展为旨归”的本质特征,交流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必要性与必然性。最后,教研组将目光聚焦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主题确定,明确了主题确定的方法。
◎微分享:目标导向促衔接
南翔小学易美媛老师作《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如何制定学习目标》的专题分享,为全区教师带来一场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的智慧分享。她聚焦于“制定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的基本依据”“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的规范表达”和“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表达的有效衔接”三个方面,结合“餐桌上的美食哪里来”一课的教学目标,为跨学科学习目标制定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这场专题分享为跨学科学习目标制定提供了方法论指南,也引发了教师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制定的深度思考。
◎互动点评:融合创新向未来
德富路小学教师朱思敏交流分享学习心得体会,结合具体课堂内容指出本堂课学科整合和学生生活连接深度融合;劳动体验梯度设计具有系统性,有着从认知、体验、反思、践行的任务链设计。普小白银路小学韩嫣然老师结合自身实践指出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不易,认为教师能结合校金石农场,有着真实情景的驱动,留下深刻印象。
刘楚点评。她强调,课程设计需紧密贴合学校的培养目标,确保二者相辅相成。针对道法学科,她鼓励积极探索“跨界融合”的路径,从主题的选定到教学目标的确立,都应体现这一理念。
赵明珠总结。她阐述跨学科主题选择的依据与来源,特别指出“四问餐桌美食”与“真实性”两大亮点不仅生动展现了课堂魅力,而且有效落实了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
本次教研活动引发了教师们关于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深度思考,全区将持续开展跨学科主题探索与学习,让核心素养在真实情境中生根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