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三、四、五年级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与应对实践研究》区级青年课题科研成果片级推广活动“行为解码 课堂护航”在新成路小学开展。嘉定区教育学院科研员马骥、嘉定区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员谭海燕、疁城迎园科研片教师代表、迎南华学区心理专职教师以及新成路小学全体班主任参加活动。
▲心理课堂展风采,情绪管理有妙招
新成路小学心理教师杨阳执教三年级心理课《生气也没关系》。杨老师以“生气”这一普遍存在的情绪为主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气情绪,学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并合理处理生气情绪。杨老师巧妙地运用绘本、音频材料和活动单等教学工具,将抽象的情绪概念具象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情绪调节的技巧,提高情绪智力。
▲科研成果深分享,干预模式显成效
杨老师围分享《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辅导方法——四宫格绘画技术与CCE联合干预》案例,介绍四宫格绘画技术与CCE(检查、联系、期望)联合干预模式的具体应用。通过五年级学生小周的案例,生动展示了这一干预模式在实际操作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干预过程中,四宫格绘画技术帮助学生自由表达内心世界,CCE干预模式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引导,两者相辅相成,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专家点评指方向,科研创新再启航
马骥对杨老师的科研成果给予肯定。她认为,这项研究体现了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生长性。马骥强调科研成果的推广与应用价值,鼓励更多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中的有效策略。
谭海燕从心理专业的角度对杨老师的课堂和汇报进行点评。她肯定杨老师在情绪调节和学生问题行为辅导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同时强调,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的辅导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通过课堂展示、专题汇报与专家对话,呈现了学校科研赋能教育实践的积极探索,作为片级科研成果推广,本次活动打通了片区校之间的科研互动,促使片区科研协作迈向新高度,为教育科研注入强劲发展动力。